还记得不久之前“莎士比亚英雄双行体”曾引起的一场口水纷争么?近日,应英孚青少儿英语家长大学堂邀请,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程朝翔在广州和深圳带来两场《莎士比亚和当今世界》人文素养系列公益讲座,让更多人走近这位文学大师。
程朝翔教授是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EF英孚教育学术与教学委员会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戏剧、美国戏剧、西方人文教育思想,尤其对莎士比亚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其主要著作有《莎士比亚的文本、电影与现代战争》、《战争对于莎士比亚的利用》等。讲座中,程教授利用新的切入点为我们探讨与分析莎士比亚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与价值,介绍国外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们如何学习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家长如何帮助孩子从小解读莎士比亚。
在英国国家课程标准中,在早期教育阶段,莎士比亚不是必修课,但政府部门会提出指导原则,并与有关社会团体一起提供了大量教学资源。而到了11到14岁的关键阶段,莎士比亚已经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在14岁时还有专门考试。在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中,莎士比亚也是必考科目。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同样也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料。程教授表示,语言既是工具又不是工具,它是一种文化、一种教养,一种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读不同语言的作品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读原汁原味的外语,即使是简写版的外语作品,与读翻译作品是完全不同的感觉。英语现在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外语,而且是一门国际语言,很多英语文学作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十分流行,阅读和熟悉这些作品能提高作为一个“世界公民”的修养;增强语言交流的能力;也能增强与不同人打交道的能力。他同时表示,“如果经典作品的原文较难,认真读简写本甚至中文译本也会有很大收获。中英文对照着读也是一个好办法。”他向家长推荐了不同年龄阶段可以选读的莎士比亚作品。
英孚教育家长大学堂不定期邀请专家探讨家长关心的各种话题,包括心理、教育、文学、游戏等,帮助家长走进孩子的世界,成为孩子英语学习的领路人和同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