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探究研讨会在深圳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广东教育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和气聚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气聚力”)、深圳懂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会上,来自国内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数百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教育评价改革如何有效落地、科学应用,助推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为本次研讨会承办方,和气聚力教育科技副总裁袁漫俊表示,为众多教育专家与教育一线工作者搭建教育评价改革的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平台是企业的社会担当。作为科技服务教育数字化的先行企业,和气聚力将继续围绕着“数字化助力因材施教”的使命,服务于国家教育政策,支持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纵深推进,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广东教育学会教育评价专委会副理事长郭其俊担任主持。

广东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黄为民为本次研讨会作开场致词。他表示,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应以勇立潮头的担当,引领新时代教育评价的改革与发展,着力构建广东特色的区域基础教育发展评价体系,服务于广东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地、人才高地的战略需求。
聚焦评价科学性 深度探讨教学评价理论基础
研讨会上半场,来自教育部、教育学会、研究所等权威专家对于教学评价改革的政策背景、学术理论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与深入探讨。

广东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黄为民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信息平台部主任张生带来主题演讲《人工智能时代的评价改革新理念》。结合自身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张生提出“学评融合”的新理念,强调评价的学习性和诊断性的融合创新,呼吁教育业同仁积极利用新的测验理论,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信息平台部主任 张生
华南师范大学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所所长张敏强带来《教育测评大数据赋能学生发展及教学质量提升》主题演讲。张敏强认为,面对评价改革带来的挑战,需要引进新的思想、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从题海战术向深度挖掘考试数据背后的价值转变。同时,教师命题能力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评价水平的关键因素。

华南师范大学人才测评与考试研究所所长 张敏强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室研究员许世红以《AI赋能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创新探索》为题,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两方面展示了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大专项“5G+智慧教育”的项目成果,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运用九大指数、45个细项指标,构建了机器观察课堂自动生成大数据分析报告的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系统,让信息化水平不一的地区或学校都能共同享受AI赋能的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室研究员 许世红
创新数字技术应用 分享教学评价实践成果
研讨会下半场则主要聚焦于教学评价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优秀案例,先行拥抱改革的区域与教育科技企业等带来了值得向全省乃至全国复制推广或学习借鉴的创新成果。

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副院长黄仕则围绕《大数据背景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研究与实践》,对龙华区“六位一体” 区域教育质量测评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向与会嘉宾展示了龙华区在教育评价改革方面已取得的亮眼成绩。

深圳市龙华区教科院副院长 黄仕则
北京和气聚力教育研究院院长邬歆分享了关于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的应用实践经验。据邬歆介绍,基于好专业·中学教学评价解决方案,和气聚力已陆续支持了近百场区域联考及教学质量分析会,为广东、河南、四川、河北、湖北等多地的教育工作者开展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提供新方法,帮助各地普通高中科学诊断教情学情,把握教学方向,让数字化技术更好地应用到学校实际场景中。

北京和气聚力教育研究院院长 邬歆
在演讲后,邬歆代表和气聚力与北京曲一线图书策划有限公司智能中心总监王飚共同发布区域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平台合作计划。王飚表示,双方将携手建设区本题库,实现对大型考试的专业解读与分析,提供区域联考一体化服务。

北京曲一线图书策划有限公司智能中心总监 王飚
腾讯基础教育解决方案总监张抗分享了关于科技助力区域教育评价的探索与实践,并表示腾讯将扮演好数字中国的科技助手,通过建设科技支撑的教育数字基座,助力区域教育评价的落地与实践,助推科技与教育的融合。

腾讯基础教育解决方案总监 张抗
广东教育学会教育评价专委会理事长、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海建作总结致辞。他表示:“现代教育评价已经进入到第三代教育评价,主题是‘测量’,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次研讨会为大家搭建起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教育评价的新理念和新途径,也期待能与大家在未来合作中共同推动广东教育评价事业的发展。”

广东教育学会教育评价专委会理事长、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胡海建
此次研讨会顺利落幕,而教研专家、教育一线工作者、科技企业等对教学评价改革、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探索仍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深度探索,构建合实际、高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