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2015兵团公务员申论范文:从社会资本看生态文明

2015兵团公务员申论范文:从社会资本看生态文明
作者:jeovani 来源:深圳教育在线 更新日期:2015-4-7

  【背景链接】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彰显了党中央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定决心。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站在理论建构的高度,充分吸收借鉴各种有益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社会资本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

  【标准表述】

  [社会资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社会资本包含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内容,这些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有着良好的契合性。

  首先,社会资本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多元主体的互信合作。

  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企业与公民的共同责任。但政府、企业与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能否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优势互补,有赖于多元主体间的相互信任。

  其次,社会资本能够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性和规范性。

  社会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安排的结果,不能低估制度安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作用。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能够充分体现自然生态环境的稀缺价值,有效克服传统自由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

  第三,社会资本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公民参与网络。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某个单一社会主体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行动中,要积极构建由政府、企业和公民所组成的“三位一体”协同治理模式。

  [存在问题]

  我国社会资本发育条件尚不成熟,暴露出许多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构成了阻碍。

  一是信任社会资本匮乏引起生态文明建设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传统的信任模式逐渐失效,现代的信任模式尚未建立,在这种新旧交替的形势下,社会整体信用与组织间信任度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导致生态文明建设往往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

  二是规范社会资本匮乏致使生态文明建设出现法律制度短缺。

  进入新世纪,我国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是,与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相比,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建设还略显滞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红利尚未完全释放。

  三是网络社会资本匮乏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薄弱。

  当前,我国环保NGO面临着“准生证”难办理、资金短缺、自律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困境,影响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四是公民社会不成熟。

  我国公民参与环保的意识总体比较薄弱,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翁意识。

  [建议措施]

  丰厚的社会资本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和纽带,也是实现美丽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因此,必须对我国当前的社会资本进行整合和重构,不断优化社会资本结构,提升社会资本存量,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培育塑造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可以使人们摆脱个体狭隘的眼光,从社会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审视问题,让公民能够形成高效的群体交流与合作。显然,塑造培育公共精神能够为社会资本的发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将直接催生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协同治理的诉求。因此,必须通过宣传、教育等各种手段,大力培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使各社会主体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被动行为转化为主动的自觉自愿行为。

  第二,培育壮大环保NGO。

  非政府组织能够培育和维系社会信任,创造和执行社会规范,构筑和维持社会参与网络。为此,一是要拓宽环保NGO的资金来源。政府应加大对环保组织的财政扶持,同时,各类环保NGO组织也应积极通过促进完善环保基金会的形式向社会募集资金。二是改革我国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对环保NGO的管理由直接干预转为宏观调控,把工作重点放在对环保NGO的指导和帮助上。三是增强环保NGO的自身建设。环保NGO要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增强透明度,赢得公众信任,从而真正有能力代表公众与政府、企业进行磋商,提出政策建议,施加社会影响。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2015兵团公务员申论范文:从社会资本看生态文明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7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