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2015年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经典案例分析题(2)

2015年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经典案例分析题(2)
作者:jeovani 来源:深圳教育在线 更新日期:2015-2-3

  【案例一】

  求助者,女性,31岁,汉族,大学文化,国家机关公务员,未婚。求助者自述:大约从上初中开始,看见男孩子就脸红,紧张,不知说什么好。上高中时,暗恋年轻的男语文老师,见到该老师,尤其紧张,害怕与该老师的眼神接触,后来语文成绩也下降了许多。上中学和大学时,都有男同学明确地表示喜欢自己,但都因为紧张、害怕而不敢交往。工作后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见了年轻的异性就紧张、害怕,很少参加单位集体活动。近几年来,不断有人为我介绍男朋友,一般情况是不见,实在推托不了,勉强见了也往往是弄得别人很尴尬。近半年来甚至见了人都觉得害怕,很少与人交往,下班后就是自己在家中看书、看电视。吃不好,睡不香,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爱发脾气。自己也对这种状况不满,多次想来咨询,但又害怕见咨询师,在父母的再三鼓励下,自己前来就诊。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性格较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是个乖孩子。但父母要求较严格,除了对学习要求很严,还很在意她与男孩子的交往,偶尔有男同学打电话来,总是盘问半天,事实上她与男孩子的交往并不多。上小学前有个夏天,父母带她回老家,一次在与堂哥、堂弟的玩耍中,堂弟要求看看她与男孩子有什么不同,她不知为什么就同意了,结果她让堂哥、堂弟看了自己的下身,自己也看了他们的外生殖器,甚至还好奇地互相摸了摸。当天晚上母亲知道了,责备她怎么那么坏,还狠狠地打了她的屁股。这件事后来她就忘了。初中有一次上生理卫生课,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此事,觉得自己不纯洁、下流、很坏。从此经常想此事,害怕别人知道。工作后,上述症状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以至于最后连同性都害怕了。这种担心与害怕严重地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经常出差错,工作岗位调整了多次,领导很有意见,多次批评过她。本意上也愿意与他人交往,可就是害怕他人知道小时候那件事,所以就特别害怕与他人的目光接触,害怕与他人交往。

  依据以上案例,回答问题:

  1请对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参考解析: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整理如下:

  (1)精神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自控能力差,易激惹,焦虑,恐怖。

  (2)生理状态:睡眠不好,食欲下降。

  (3)社会功能状态:工作中经常出差错,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困难,恋爱失败。

  2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参考解析: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如下:

  (1)恐怖。

  (2)焦虑。

  (3)易激惹。

  (4)回避行为。

  (5)注意力不集中。

  (6)记忆力减退。

  (7)睡眠障碍,食欲下降。

  3咨询师还需要了解哪些资料?

  参考解析:咨询师还需了解的资料如下:

  (1)家族史。

  (2)疾病史。

  (3)既往心理咨询史。

  (4)心理测验情况。

  (5)家庭成员的关系。

  (6)娱乐活动情况。

  (7)价值观、信念或理想。

  4对该案例最可能的初步诊断和依据是什么?

  参考解析:对该案例最可能的初步诊断:社交恐怖症。

  依据如下:

  (1)恐怖的症状。

  (2)内心冲突变形。

  (3)有自知力,能够主动地求医,按照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原则,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4)病程持续的时间较长。

  (5)社会功能已经受损,有回避行为

  (6)精神负担重,内心痛苦。

  (7)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5引起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解析:引起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如下:

  (1)生理原因:女性,31岁面临婚姻问题和工作问题。

  (2)社会原因:

  ①童年受母亲训斥,中学上生理卫生课时,因回忆童年的经历而感到下流、羞耻。

  ②人际交往少,缺少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③家庭教养严厉。

  ④文化因素对心理障碍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3)心理原因:

  ①错误观念:认为童年期的经历是下流、无耻的;暗恋男老师,觉得自己不纯洁。

  ②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的评价:害怕他人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自己不纯洁,看出自己很坏。

  ③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童年事件一直困扰着自己,与人接触就紧张、害怕。

  ④性格内向。

  6可以拟订的咨询目标是什么?

  参考解析:拟定的咨询目标如下:

  (1)近期目标:

  ①改变求助者认为童年经历是下流、无耻的及暗恋男老师,觉得自己不纯洁的错误观念。

  ②改变求助者认为他人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自己不纯洁,看出自己很坏的错误的评价。 ③缓解与人接触就紧张、害怕的行为,增加人际交往的次数。

  (2)远期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7结合该案例,请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参考解析:对拟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的评价:

  (1)改善认知、行为和情绪属于心理学性质

  (2)消除或减轻求助者的痛苦,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是积极的。

  (3)拟定的咨询目标,从求助者自身的能力和经济条件以及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都是可行的。

  (4)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观念、错误评价、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可以操作的。

  (5)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能够量化,可通过问题的改善程度来体现,因此是可以评估的。

  (6)本案例拟定的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符合求助者的愿望,咨询师能够解决,对双方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能够以求助者为主;当咨询师无法认可求助者的目标时,应终止咨询或转介

  (7)拟定的咨询目标中,改变认知、行为和情绪是具体的日标,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达到人格完善是长远目标,符合多层次统一的要求。

  8结合该案例,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何把握?

  参考解析:

  咨询效果的评估时间和评估方法如下:

  (1)咨询效果的评估时间:

  ①在一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

  ②在咨询结束前评估。

  ③咨询结束后追踪复查时评估。

  (2)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

  ①对照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结果进行评估。

  ②根据求助者自我报告进行评估。

  ③根据求助者家人、朋友、同事的报告进行评估。

  ④根据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的改变程度进行评估。

  ⑤根据咨询师对求助者各方面的观察进行评估。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2015年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经典案例分析题(2)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7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