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改变人们思维的时代,K12在线教育火速成为了互联网的朝阳产业。迅速的投资反应,与快速跟进的在线资源布局,让K12在线教育立刻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状局,但百花齐放却没有相应形成,较投资市场的热烈不同,K12在线教育消费市场平平淡淡。从深层看,当下K12在线教育在中国的宏观发展与现实需求貌合神离,没有朝着教育终端用户需求的方向迈进,设计出教师善教、学生善学的产品模式。
在K12在线教育燎原之势的跑马圈地中,其实有相当部分的教师与学生对其持开放的态度,但在目前展出的K12在线教育产品中,大多简单粗暴把在线教育极简化、商品化、功利化,这些简单拼凑的在线产品对教学鲜有帮助,对学生的学习提高作用也不明显,必然导致了无人问津。那么什么样的在线教育产品才能吸引教师、学生的各级参与?
我是老师:便于创造 “网络化”课堂
在线教育对于大多老师来说,听起来很火,看上去也很美,但身处其中的老师们感受却不那么舒畅,甚至有些诧异。
陈老师是北京某重点小学从教多年的老师,他身边的朋友在互联网行业中不在少数,他本身对教育互联网趋势也比较有信心。身边有一些老师已经投身在线教育一年多时间,想坚持但又困惑无解,感觉像是不务正业,“目前大多教师对在线教育的应用,都只停留在个体的摸索尝试中,平台没有更多建设教师多功能化教学的应用,缺乏组织,老师零星散布在网络上,很难吸引家长、学生。”
陈老师说他曾多次徘徊而没有最终试水“上线”,“大多的教育网站只提供基础资源,没有考虑老师面临的技术性困难。线上缺少一对一、一对多等互动教学的功能,教师角色完全是扁平化,无法实现真正的教学场景,自然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家长、学生怎么会买账?”
这确实是老师的疑虑所在,互联网与教学结合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核心作用,平台以教师为核心的在线产品设计相当重要。陈老师认为线上需要给予老师足够的参与度,“老师利用互联网课堂提供个性化辅导才会更加吸引学生,资源分享、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等多样式的互动方式会让师生情感更密切,既实现了平台的内容分享,又让老师得以充分展示,个性化教学是学生普遍的需求。”
纵观目前的在线教育平台,不论是做题库的B2C网站,还是在线视频直播,都在以教师教学为核心,重点开发在线产品的多样化交互功能,使其有互联网特征,更兼具传统课堂的基因。
以教师为核心研发的清大学习吧www.xuexiba.com平台,把线下教学场景中一切“互动”的基因,用互联网技术呈现在了“班级圈”中,“班级圈”作为教师创造网络化课堂的载体,老师不需要挤压业余时间,通过电脑,老师可以随时在“班级圈”与学生进行沟通,极大方便了老师的授课,同时利用视频课程,降低了老师重复工作的强度,有更多时间用在与学生的个性化服务中。这应该是最适于老师操作、理解的在线运营方式,因为在老师角度,它起码实现了“可教”的教学体验。
我是学生:长期稳定的教学辅导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K12教育群体尤其具有这一特征,在感知、意志、情感、想象、思维等养成阶段,孩子的学习是渐进式的过程,需要教学耐心的积累才会打下坚实的根基。
在一项针对家长选择暑期辅导班的调查显示,有50%的家长参加辅导班是认为它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成绩,能够让孩子稳定学习最佳状态,不至于落后;有30%的家长参与辅导班是因为大多孩子都有辅导课外特长,而自己的孩子不能太一般,不能在未来竞争处于劣势……
一些辅导老师坦言:“家长在孩子参加辅导班过程中的攀比心理因素更多。而基础教育不是普通的一次性消费产品,在K12的基础学段,学习是在积累中出效果的,师生之间需要有互动来往,融入丰富的情感表达,长期稳定陪伴孩子学习的老师才能教好学生。”
而当下大多针对K12辅导的教育产品,商业属性太强,只是更像“互联网产品”,而结合教育需求的“基因”太少,都像“一次性”的快餐教育,令家长、学生很无奈。
让学生“可学”不是简单的事情,针对K12阶段学生的特征,除了考虑其碎片化的学习因素外,还能让其长期“碎片”中的辅导相对稳定,这实际是创造了一个“适宜的教育环境圈”,它使得孩子成长中在学习、情感、成长中都在“适宜”中,更符合K12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成长。
看看各类的在线教育网站,似乎“可以学习”就是在线教育,他们更多体现了“销售思维”,而以“学习思维”做出发点的在线教育是什么样的?清大学习吧www.xuexiba.com的“班级圈”即满足了K12学生“适宜的教育环境圈”,这个“圈”中线上线下构建了本地化的师生圈,学生可以加入喜欢老师的班级圈,在班级圈完成课程、作业、答疑等互动,学习内容、教学服务都结合了本地化的优势,还可以根据老师的授课给予评价,充满趣味又能达到实际学习效果,实现了学生“可学”的学习体验。
堆砌起来的K12在线教育,路在何方?
在整个2013年与2014年的第一个季度,K12在线教育赚足了关注,如雨后春笋般成长。据不完全统计,仅仅2月份,在国内经营的在线教育披露的投资额就已经突破20亿人民币,而这些投资基本上走出了2013年的天使轮及A轮的限制,多数融资都是千万元人民币,这是否反映了在线教育已经迎来了春天?
李阳家在北京郊区,平日孩子上学较远,课外的辅导更不忍心孩子再远途奔波,于是尝试在线教育课程。李阳花费480块购买了有效期为一个月的高二物理课,网络上有老师的视频课程,有课外习题作业,但一个月过程中,李阳的孩子反映,课程都是学校老师讲过的,如出一辙,而且课外习题陈旧,没有针对性。他试着几次在线与老师沟通,答复基本是半个月后,这次体验让李先生打消了孩子在线学习的想法,“在线老师基本是虚拟的形象,如果在线教学质量没保证,线下又找不到教课的老师,这样的风险太大了。”
一味全面网络化其实让家长很担忧,线上学习的同时在线下又能与老师建立联系,是目前家长普遍的需求,目前清大学习吧的平台模式正好解决了这种担忧,除了在线班级圈,让师生在线下实体店有交流的机会,满足家长能够真切的“看到”在线教学。
谈到在线教育如火如荼的局势,清大学习吧创始人、清大世纪教育集团董事长张辉认为:“无论是在线教育,还是线下教育,没有品质,没有服务,就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让学生以最便捷的形式获得最优质的教育,应该是目前在线教育产品设计的出发点。”
诚然,任何产品营销的方式,尤其是互联网的方式,都是让一切更便捷,服务更优质。与教育结合的K12在线教育产品也是一样,堆砌一些课程、题库资源,结果只能与教育核心背向而驰。而在教育为核心的在线教育产品设计中,清大学习吧实质性地解决了教师、学生在互联网教学中的需求,这无疑更契合老师、学生“教”与“学”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