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报表技巧:财务报表

报表技巧:财务报表
作者:luis 来源:www.szedu.net 更新日期:2014-3-3

  财务人员在做财务报表的时候,会有很多繁琐工作,其实有些工作不需要看账簿也可以做出来,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编制财务报表的技巧帮您减轻工作:


  1、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


  2、资产负债表中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增值税)+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各项税费)+应交所得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这几项还必须与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相等。这其中按损益表计算各项目计算方法如下:


  ①本(上)应交增值税本期金额=本(上)损益表中的“营业收入”×17%-本(上)期进货×17%;


  ②本(上)期营业收入=本(上)期损益表中的“营业收入”金额


  ③本(上)进货金额=本(上)期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金额+本(上)期损益表中“营业成本”金额-本(上)期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初金额


  ④本(上)期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本(上)期损益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


  ⑤本(上)期应交所得税=本(上)期损益表中的“所得税”金额


  ⑥本(上)期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本(上)期应交增值税(7或5%+3%)


  ⑦若是小规模纳税人则以上都不考虑,可以用以下公式:


  ⑧应交增值税=损益表中“营业收入”×3%,(报表中的营业收入是不含税价)。


  ⑨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应交增值税(损益表中“营业收入”×3%)×(7或5%+3%)


  ⑩应交所得税=损益表中的“所得税”金额


  3、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资产负责表中“货币资金”期末金额-期初金额


  4、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按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计算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参照前面计算方法得来))+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期初数-“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 “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账款”期末数-“预收账款”期初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5、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其他支出支出”+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值)+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参照前面计算方法得来))+(“应付账款”期初数-“应付账款”期末数)+(“应付票据”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预付账款”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


  6、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现在统一在“应付职工薪酬”中核算)+本期为职工支付的工资和福利总额。(包含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里面)


  7、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不包括耕地占用税及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 =损益表中“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本期损益表中营业收入计算的各项税费)”


  8、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剔除各项因素后的费用:损益表中“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资产负债表中 “累计折旧”增加额(期末数-斯初数)(也就是计入各项费用的折旧,这部分是没有在本期支付现金的)“-费用中的工资(已在”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中反映)。


  9、现金流量表中”收回或支付投资所收到或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初和各项长期投资科目的变动数。


  10、 现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债券利息所收到的现金“=损益表中”投资收益“本期发生额-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股利“期末数-期初数-”应收利息“期末数-期初数。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报表技巧:财务报表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7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