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T型人才”,即培养具备“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深入的技术技能以及精准娴熟的工程经验”的“丁字型”IT技能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融职业素质尤其是个人软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于一体,使得“T型人才”达到符合企业要求的“从业力”。这套培养人才的理论及方法,我们统称为“T模式”。
“T模式”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是重要一环。整个体系的设置和教材的编写,必须颠覆传统的模式,按照“倒着来”的思想,先对企业岗位进行细致的分类,再对分类后的具体岗位所需要的工作技能进行系统归纳,用JTA(Job Task Analysis,工作任务分析)的方法,对大量企业的同类型岗位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要具备该岗位所要求的“从业力”,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技能,进而研究如何才能将这些知识、技能编写成合适的教材、教学体系,其中,还要运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方法学的理论和工具,探讨出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教学产品的研发过程,因为是按照“倒着来”的思想,先研究合格人才什么样,再来研究教材和课程体系的编写,就象现在工业过程中常用的“逆向工程”方法,所以称之为“逆向工程式”研发方法);然后根据企业用人单位的反馈,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这个“T模式”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与开发、教与学、上岗就业及用人效果反馈等等各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所以,“T模式”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而需要不断往复循环的系统工程,也是形成IT人才培养理念及课程体系的一个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