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学修美国学分”
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实行学分制而非学年制。大多数高校要求修满128学分,才能获得学士学位。若利用暑假修学分,便有机会提前从大学毕业或者修得双学位。不仅可节省部分高额的学费,还能因此省去高昂的生活开支,暑校受到追捧也就很容易理解。
于同学是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学生,2011年暑假在SIE国际暑校华东师范大学校区就读,选修了金融基础(Introduction to Finance)等三门课程,并成功将学分转回了匹兹堡美国的大学。“我从没想到能在中国修得美国的学分,感觉很奇妙。带给我分外惊喜的是这些来自美国名校的教授们,他们在自己的学术领域中有着极深的造诣并且总能启迪学生,让我不仅对课内的知识有了深入的认识,并且对我的认知体系都是十分有帮助。在SIE完全能享受到原汁原味的美式教育,而学费却只有美国的几分之一。”
于同学对于华东师范大学也留有很好的印象,“我有高中同学在这所大学读书,他告诉我这里流传着‘爱在华师大’这句话,现在我相信了。这确实是一所很有魅力的大学。”SIE国际暑校均选择国内的顶尖大学合作,通过整合中国高校中最佳的教育资源,以提供最纯正的美国大学教育。
截止到今年,SIE国际暑校已经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四地开设校区,为了满足爆棚式的增长需求,2013年还将陆续增开设成都等校区。
于同学之前也计划暑期在上海实习,为之后回国就业做一些考察和准备。在SIE组织的商业讲座中,他接触了来自高盛、联想等知名企业的商业领袖,“他们分享的经验和给予的建议,对于我们这些对中国环境较陌生的留学生很有启发。”结束SIE学习之后,他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了一家适合的金融机构实习。
“在国内认识的留学生比在美国认识的还多!”
“没想到能一下子认识这么多有趣的人,我们到现在仍然保持着联系,简直就是现实版的人人网啊!”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康同学这样对记者感叹到。她在2010年参加了SIE暑校课程,是最早“尝鲜”的同学之一,自然也是最早尝到甜头的。一开始,她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SIE,期望能够在国内成功修到学分,但之后的经历让她十分惊喜。“在SIE国际暑校,我不仅成功修得学分转回了美国,这一个半月更给了我太多兴奋的经历。这里我认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朋友,大家有不一样的背景,交流让我们彼此都增长了见识。TA(助教)是来自各名校的师哥师姐,他们给了我很多实际的帮助,回美国后我们都还有密切往来。能在SIE结识这么多优秀且有意思的人,真是太好了,我没料到这六周能过得这么值!”SIE国际暑校已经成为了留学生的“线下人人网”交流平台了。

很多教授也因此迅速在中国留学生中成为“明星”。其中,来自加州伯克利的政治教授Steven Fish在一个美国名为“rate my professor”的专供美国大学生对授课教授进行评分的网站上,以高分被评为“有魅力”、“热门”。去年在对外经贸校区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今年他将在南京大学校区任教,不少同学已慕名前往。据悉,拥有四十余年商界实战经验、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系教授James Quest今年将在SIE暑校北京校区(对外经贸大学校区)执教,相信又将掀起一股“追星潮”。
“我在家门口留学!”
已经报名今年SIE暑校课程的吴同学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今年他已经报名了新开设的南京大学校区就读。对于可以在自家门口读暑校修学分,他感到十分兴奋。“想着暑假能天天吃到我妈做的饭,我的心都已经飘回去了。”他为我们描述了今年的暑期计划:“暑假想好好陪陪爸妈,但我也并不想宅在家里。SIE暑校6周的时间,只占去了暑假的一小部分,我仍有大把的时间去旅游或者做其他安排。既可以在爸妈身边又能修学分。之后我会和同学去西藏或者新疆旅行,然后会再做一些新闻传播相关的课题搜集,我是学这个专业的,导师也希望我做一些中国问题的分析。”像吴同学这样对暑期计划有主见的留学生并不少,SIE暑校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兼顾多方需求的选择。
面对越来越多的暑期选择,更需要明确期望和目标,针对性地制定适合自己的暑期计划。利用暑期三个月的时间,在以最高性价比修得学分的同时,丰富阅历,结实更多朋友,同时兼顾亲情,不失为一个完美的暑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