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过四门,我觉得,主要是认真听了中华会计网校老师的课,然后就是坚持吧!
09年是比较特别的一年,旧制度还用08年的教材,所以3月份我就开始看审计,听徐经长老师08年的课件,由于刚开始接触,觉得审计真得是很难,听了课件,再看书,做了点题,好像都没什么收获,这时思想很容易选择逃避。这样子,看完了审计一遍,我想,先缓一缓吧,审计不比其他科目过了一遍就有底了。在看审计期间,我还看了经济法,跟着李玉华老师08年的课件过了一遍。5月份我开始看财务管理和税法。
财务管理和税法都离不开做题。
财务管理,在07年时我考了五十几分,所以有些基础,于是我就直接听了施平老师08年的强化班,边做些题,后来09年课件出来,我又大概听了一下09年的强化班,这样做之后,剩下得就是做题再做题。
税法,我是听叶青老师的基础班,理解了,一些知识点该记住的,我在第一轮听基础班时就全部认真得过了一遍,也做了些题,当然对于难点重点,有时也会重复再看好几遍,,这样之后,剩下得也只是做题再做题。
当财务管理和税法这样认真地过一遍后,已经是6月底了,想想,经济法也该开始看了,于是我给自己的财务管理和税法定了这样一个原则:在复习经济法及审计期间,每个星期六日,都要做一份财务管理和税法的模拟题,再看看模拟题哪里是薄弱,再稍微复习一下。
到7月中旬,我才把李玉华老师的09年强化班再认真得听了一遍,理解了,再把课本知识点认真得记一遍。这样,我知道,我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最难的一个问题,审计,于是经济法,我就定了这样一个原则:每个星期六日花半天时间看看李老师的强化班的笔记,做一道综合题就OK了。因为时间不允许我对经济法再多花时间了。
审计,7月中下旬,我又开始纠缠于审计了,这是一个难啃的骨头,但要通过考试,再难啃也得啃。我先是听了徐永涛老师09年的课件,然后看书,可以说到8月中旬,我翻了审计的书不少于8遍,但对我来说还是没底,当然在这期间,我做了07年08年的考题,可是好像还是没有太多的把握,总觉得知识点书一打开都理解了,但记不住,如何去考试啊。后来再听了徐永涛老师考前串讲班,可能是有一定的基础了,觉得记住考前串讲班的知识点很简单,可能这就是看了8遍书的功底吧,也可能这样的原因,在09年的考试中,我审计的客观题得分率比较高。
8月中旬,中华会计网校的各科都有模拟题出来,对于财务管理和税法,我就把每份模拟题都做了,而对于经济法,由于时间比较紧,我只认真做过一份模拟题,其余得都是客观题做一下,主观题都是先自己分析一下,直接看答案了,这是没办法。对于审计,我还是认真得做了四份模拟题,
把握一下时间,综合来讲,考前的一周,我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审计,因为没底,只好多花时间。
再说说考前吧,不能让自己太累了,我不同意考前熬夜,特别是临考前在考场外还拿着书在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考前把精力花在看书背知识点,那到了考场上,就没精力去做题了。
希望以上能给2010年的注会学子有一点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