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审计工作底稿(理论联系实际)
重要程度:
题型的可能性:客观题>简答题>综合题
主要内容:要素挑错、识别特征、归档期限、档案变动
相关账户:应收账款
相关章节:§7.2
复习提示:工作底稿本身并无太多内容,但可以与任何账户和问题相联系
14、审计重要性(审计理论)
重要程度:
题型的可能性:客观题>综合题>简答题
主要内容:评价错报、确定意见、与风险的关系、概念、重要性的确定;
相关知识:错报汇总,审计意见类型,是否建议调整错报
相关章节:§8.3,§18.7,§19.4
复习提示:直接考重要性的题不多,因此直接分值不多,但常起关键作用
15、审计风险模型(审计理论)
重要程度:
题型的可能性:客观题>简答题>综合题
主要内容:模型公式及其应用、各种风险的相互关系、与证据数量的关系
相关章节:§8.4
复习提示:内容很少,但理论地位很高,建议关注
16、风险评估的概念与程序(审计理论)
重要程度:
题型的可能性:客观题>简答题>综合题
主要内容: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内容;业绩评价的内容;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
相关账户:营业收入、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应收账款、存货、投资
相关章节:§9,§13~§17
复习提示:风险评估客观题数量多、分值高、大部分内容需要记忆
17、针对事实评估风险(理论联系实际)
重要程度:
题型的可能性:综合题>简答题>客观题
主要内容:根据具体情况或事项、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确定风险的层次、确定影响的账户与认定
相关账户:营业收入、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应收账款、存货、投资等
相关章节:§9~§11,§13~§18,§6.4
复习提示:选择账户较易,选择认定很难。学习时必须结合实际问题。虽然仅在2007年考过一次,但相信会成为一种常考的题型
18、风险应对的概念与方法(审计理论)
重要程度:
题型的可能性:客观题>简答题>综合题
主要内容: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控制测试的条件与范围、全年度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存货控制风险较高时的应对措施
相关账户: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存货
相关章节:§10,§13~§17
复习提示:风险应对知识需要大量的归纳、记忆、近期与风险应对理论相关的客观题应该会很多
19、根据内控缺陷选择账户认定(实际应用)
重要程度:
题型的可能性:综合题>简答题>客观题
主要内容:
识别内部控制缺陷(例如不相容职务未能分离)、评价控制执行效果(例如,月末对账控制只执行了8个月)、提出改进建议、指出影响的账户与认定、针对内部控制目标、设计控制测试程序和其他进一步程序、确定控制活动的相关性、内部控制审核意见及其报告
相关账户:收入、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存货、借款、投资,现金、银行存款
相关章节:§13~§18,§10,§9,§6.4,§21.3
复习提示:风险应对设计到许多方面,本知识点属于其中最重要的方面
20、对舞弊的考虑(理论联系实际)
重要程度:
题型的可能性:客观题>综合题>简答题
主要内容:
针对具体情况识别和评估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针对特别风险的程序;针对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措施;与收入确认舞弊相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相关账户:货币资金、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相关章节:§11,§17,§13
复习提示:
题量不大,分值不多,难度不高,但每年必考。请重视舞弊发生的因素、审计程序的不可预见性以及与舞弊相关的特别风险
21、抽样概念与方法(抽样理论)
重要程度:
题型的可能性:客观题>简答题>综合题
主要内容: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区别、可信赖程度与可容忍误差的关系、抽样结果的评价
相关章节:§12.2
复习提示:请关注与抽样风险相关的内容以及属性抽样的相关概念
复习提示:变量抽样已成为每年综合题必考的内容;切勿轻视属性抽样!
22、选取样本(实际应用)
重要程度:
题型的可能性:综合题>客观题>简答题
主要内容:随机选样、系统选样
相关账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相关章节:§9.2
复习提示:简单易学,年年考试。今后几年再考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23、变量抽样(实际计算)
重要程度:
题型的可能性:综合题>客观题>简答题
主要内容:均值估计的适用范围、比率估计抽样的计算、差额估计抽样的计算、PPS抽样的性质与计算
相关账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相关章节:§12.4
复习提示:重视变量抽样,莫忘属性抽样
24、营业收入(分析程序、会计知识)
重要程度:
题型的可能性:
综合题>客观题>简答题
主要内容:收入确认、编制审计调整分录
相关账户:营业成本、应收账款、应交税费
相关认定:发生、准确性、截止
相关章节:§13.3
复习提示:试卷的经常性主题。任何一年都应作为重点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