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2015年高考志愿填报必备知识

2015年高考志愿填报必备知识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www.szedu.net 更新日期:2010-6-13
 

  121问:哪些高校对全部单科成绩均要求及格?

  请看《2010高考志愿填报胜经》之快速入门篇。

  122问:哪些三本高校单科成绩要求90分以上?

  请看《2010高考志愿填报胜经》之快速入门篇。

  123问:哪些三本高校单科成绩要求100分以上?

  请看《2010高考志愿填报胜经》之快速入门篇。

  124问:哪些二本高校单科成绩要求100分以上?

  请看《2010高考志愿填报胜经》之快速入门篇。

  125问:哪些二本高校单科成绩要求110分以上?

  请看《2010高考志愿填报胜经》之快速入门篇。

  126问:什么是志愿级差?

  答:目前流行的观点是,“志愿级差是指院校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高校规定的志愿级差为20分,第一志愿调档分数线为600分,那么,第二志愿的调档分数线就为620分。”笔者认为,这不够全面,也不够准确,志愿级差的新内涵详见《2010高考志愿填报胜经》。

  127问:什么是真志愿级差?

  答:真志愿级差就是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关于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的规定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也就是广大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一旦填报了这样的志愿级差,至少有一部分考生在第一志愿失误时,其非第一志愿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这“发挥一定的作用”是指符合志愿级差条件的考生均可以第二志愿进档排序,有待录取。至于能录取多少?那要看其录取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128问:怎样识别真志愿级差?

  请看《2010高考志愿填报胜经》之快速入门篇。

  129问:什么是假志愿级差?

  答:假志愿级差就是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关于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级差的规定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也就是广大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一旦填报了这样的志愿级差,一般是不起什么作用的。对于这样的志愿级差,说得好听一点称之为“书面级差”,说得不好听可称之为“害生级差”或“陷阱级差”。

  130问:怎样识别假志愿级差?

  请看《2010高考志愿填报胜经》之快速入门篇。

  131问:用志愿级差需掌握的八大条件是什么?

  请看《2010高考志愿填报胜经》之快速入门篇。

  132问:选择专业比选择学校还重要吗?

  答:说到选学校、择专业,本人认为,准确选择专业比准确选择学校更为重要,难度也更大,当然也就更不容易了。有许多人把选学校、择专业,看作是进大门与进小门的关系,其实这是既可也不可。因为从现象上看是这么回事,从实质上看并不是这么回事;对有些学校而言,可以这么认为;对有些学校而言,就不能这么认为,就是错误的。因此,我们要高度地重视专业的志愿填报,把他放在比选择学校还重要的位置上。

  133问:什么是选择专业的六要六不要?

  答:一、不要望名生义,而要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二、不要只追热门,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业前景;三、不要一厢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四、不要就专业论专业,而要分析学校的专业竞争力;五、不要用学校代替专业,而要把握专业录取办法;六、不要看到就是宝,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思考。

  134问:什么是本科专业目录?

  答:按教育部1998年颁发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国大学的本科学科分为学科门类、学科类、专业三级。学科门类是最大的学科,学科门类下设学科类,学科类下设专业,专业是学科的最小划分单位。高考招生填报志愿中的专业,指的就是学科的最小划分单位。本科共有11个学科门类,其中理科4个: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科7个: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其中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和管理学均可文、理兼招兼报。11个学科门类下设学科类72个,即本科专业258种。

  近10余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需要及大学本科教育发展的需要,加上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目录外专业,本科目录内、外专业已共达600余种之多。

  135问:如何看待2010年新增的招生专业?

  答:最近,公布了2009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校本科专业名单,也就是在2010年新增的可以招生的1733个本科专业。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目录新增专业;第二类是高校新设专业。

  136问:什么是目录新增专业?

  答:让专业目录添加了目录外专业的高校专业;也可简言之为“全新专业”。具体来说必须满足三点要求:其一,这个专业是目录外的专业(在专业代码上有W和S的字母标识,专业代码加有“W”者为目录外专业,专业代码加有“S”者为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其二,产生的时间在1998年以后;其三,这个(些)专业必须是第一次(第一年)招生,或者说是第一次出现在专业目录上的目录外专业。

  137问:什么是高校新设专业?

  答:该校在某年(如今年)第一次被批准可以招生的专业。也就是某专业以前不在该校的招生范围,今年才新增加的。

  138问:目录新增专业与高校新设专业的区别?

  答:目录新增专业与高校新设专业,这两者的区别是:某专业为某高校新设专业,但在其他高校可能是老掉牙的专业,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今年新设的“经济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今年新设的“社会学”等等。而目录新增专业则是以前没有任何学校以此专业名称进行过招生的,只有在教育部批准后(如今年)才有学校开始以此专业进行招生。

  139问:哪些属于2010年目录新增专业?

  答:据笔者初略统计,属于2010年目录新增专业有以下这些:(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新增的航空器适航技术;(2)哈尔滨工业大学今年新增的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今年新增的国内安全保卫、警务指挥与战术(这个专业湖北警官学院今年也新增了)、网络安全与执法;(4)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今年新增的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5)北京大学今年新增的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生物医学英语,能源与资源工程;(6)中国传媒大学今年新增的数字游戏设计;(7)浙江大学今年新增的中国学;(8)武汉大学今年新增的仿真科学与技术;(9)长安大学今年新增的工程机械;(10)上海海关学院今年新增的海关管理;(11)北京物资学院今年新增的采购管理;(12)天津工业大学今年新增的光源与照明;(13)上海电机学院今年新增的电机电器智能化;(1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今年新增的总图设计与工业运输;(15)北京外国语大学今年新增的爱尔兰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斯洛文尼亚语、爱沙尼亚语、马耳他语。

  140问:什么是专业的内涵?

  答: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除了凭感觉、凭印象、凭现有对高校及专业的了解外,还必须详细了解欲报考专业的实质性内涵,即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就业与升学以及研究领域、师资队伍、科研特色等等。

  141问:了解专业内涵有什么作用?

  答:了解专业内涵有以下作用:其一,明白自己将要学什么,毕业以后做什么;这样可增强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好、学深、学业有成。其二,将自己最无兴趣甚至是厌烦的专业淘汰掉,也就是尽可能不选择这样的专业。其三,可避免或减少凭想当然、望名生义就报志愿所带来的后悔与无奈。现在,随着人才与市场的挂钩,一些新专业也应运而生,其专业名称也很有吸引力。有些大学为了在招生时能吸引考生,将一些不易吸引考生的传统专业的名称改成了很“前卫”、“动听”的名称,如在专业名称中加上了“国际”、“工程”、“技术”等诱人的字眼,吸引了大批考生报考。如某省曾有一位获物理竞赛一等奖的考生,看到某著名以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想象这个专业应当是研究航天火箭推进器和燃料的,于是抱着从事航天事业的幻想,毫不犹豫地填报了这个专业,入学后才发现该专业就是过去的锅炉专业。虽然锅炉专业也是国家建设所必需的专业,但其对此专业的学习毫无兴趣、厌学,且由于该校是工科院校,专业面很窄,转系、转专业均不可能,为此后悔不已。

  142问:如何看待热门专业?

  答:笔者是这样看待热门专业的:(1)许许多多的人都去争报热门专业,说他们全都是盲目跟风、赶潮流是不客观的;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是有辨别力的。(2)热门专业从现象上看是报考人数众多形成的,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人冒着风险去争报热门专业呢?难道他们都失去理智了吗?显然不是,从本质上看是由社会的需求所决定的;从根子上看是在逐“利”。因为,一般说来,热门专业,不仅有利于就业,而且工作环境好、薪资待遇高、社会地位优越,对自己的职业、人生都有莫大的益处。(3)说专业的冷门与热门是经常变化的,几乎一年一个变,是不科学的,不符合事实的。真正的热门专业是多少年都不会大变的。(4)在市场经济下,专业决定就业,重视专业选择,首先是就业的要求,也是个人成才与发展的要求。(5)进了热门专业,未必都是前程似锦;入了冷门,未必都是命运不济。(6)要根据知己的六大要素,选择最适合自己在大学学习的以及有利于将来职业发展的专业。

  143问:如何选择热门专业?

  答:热门专业大家都想报,但不是人人都能报的。自身竞争力很强,足以支撑报名牌大学的热门当然好,但竞争力不是很强,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两难中选择:① 力报热门,降低档次或批次。② 不降档次或批次,偏离热门,或选择冷门。

  144问:如何分析热门专业的就业前景?

  答:热门专业也有其“热”的规律:一是与市场联系密切的专业会“热”;二是与国际化进程相一致的专业会“热”;三是与信息化程度相关的高新技术专业会“热”; 四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的专业会“热”。这样的热门专业是有其良好的就业前景的。

  145问:学校的专业录取通常有几种办法?

  答:解读招生章程,关于考生进档确定专业的办法之表述有许多种,可谓是办法多多,各有差异,缺少注解,不知何意,让考生摸不着头脑。但笔者经过分析研究,将其首创归纳为以下通常所用的五种:(1)分数优先的专业确定办法,也就是专业录取的平行志愿;(2)专业优先的确定专业办法,也就是专业录取的排序志愿;(3)分数优先加级差的专业确定办法;(4)专业优先加级差的确定专业办法;(5)先划预录线再确定专业的办法。

  146问:什么是专业录取的平行志愿?

  请看《2010高考志愿填报胜经》之快速入门篇。

  147问:什么是专业录取的排序志愿?

  请看《2010高考志愿填报胜经》之快速入门篇。

  148问:什么是专业级差?

  答:许多院校在确定进档考生的专业时规定了专业志愿分数级差,简言之专业级差。专业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志愿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一院校规定专业级差为5分,院校在分配专业时,将第二专业志愿考生的成绩减去5分,将第三专业志愿考生的成绩减去10分……然后,再排队确定专业。

  14, 9问:专业级差从总体上可分为几种?

  答:专业级差从总体上看可分为四种:① 全部专业志愿之间均设有级差;② 前几个专业志愿之间有级差,后几个专业志愿之间无级差;③ 专业级差由志愿级差而来。指的是本应设立院校志愿分数级差的,没有设立,却转变成了专业级差。④ 专门针对第二院校志愿设立的专业级差。

  150问:专业级差从级差差值上可分为几种?

  答:专业级差从级差差值上看可分为三种:① 级差差值均相同。② 级差差值均不同。③ 级差差值既有相同又有不同。

  151问:什么是专业录取的分数优先加级差?

  请看《2010高考志愿填报胜经》之快速入门篇。

  152问:什么是专业录取的专业优先加级差?

  请看《2010高考志愿填报胜经》之快速入门篇。

  153问:什么是专业录取的先划线再确定专业?

  请看《2010高考志愿填报胜经》之快速入门篇。

  154问:为什么不要放弃填报后续批次志愿?

  答:招生录取是按志愿分批次进行的,不填报志愿就等于放弃了参与录取的资格。一般而言,考生不要轻易放弃填报后续批次的志愿。(1)从近几年的录取情况看,有些高考成绩达到了第一批本科批次线的考生,只填报第一批院校志愿,不填报后面批次的志愿,因各种原因,没有被第一批院校录取,失去了参与下一批次的录取机会;有些考生因在每一个批次只填一个院校志愿,不填其它院校志愿,减少了参加投档录取的机会,也可能会落选。(2)还有些考生在每一个批次只填一个第一志愿,不填第二志愿,这实际上也是减少了参与投档录取的机会。虽然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较大,但还是有些院校需要录取第二志愿,如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本科、第四批高职高专录取第二志愿的比例要大一些。考生如果第一志愿落选,只要第二志愿填报恰当,还是有录取机会的。(3)录取过程中,部分院校对考生有照顾性政策。高考分数不够这些院校同批次线的但可享受照顾性政策的考生,也可以填报这些院校的志愿。

[本文共有 7 页,当前是第 6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2015年高考志愿填报必备知识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7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