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导师对话专业和择业的错位选择

导师对话专业和择业的错位选择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www.szedu.net 更新日期:2010-4-9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错位就业的现象日益突出。某大学的一项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显示,该校毕业生择业时按专业对口原则求职的仅有16%.即使是一些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强调专业对口的也只有30%.例如,学环境工程的从事营销工作、教育专业的做广告文案、学旅游管理的搞动画设计等。这些现象都可称之为就业错位,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专业不对口、学历高消费、高能低就等现象。

  在经济危机的社会形势下,专业和就业的错位现象越来越常见。那么,考研学子们应怎样来认识和对待这种错位,如何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为以后准确就业做好铺垫?为此,求学跨考的记者采访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博士生导师杨长春教授。

  正确认识就业错位

  《求学·考研》: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学生在专业与择业上发生错位,你认为这种错位主要有什么表现形式?

  杨教授:目前高校毕业生的这种错位主要表现在专业错位,例如有的石油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跨专业报考经济类专业研究生,原因仅仅是经济专业是热门专业。而物流、金融、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都热衷于选择"四大";学历错位,例如博士干硕士的工作,硕士干本科的工作,本科干专科的工作;能力错位,法硕去做了经理秘书,经济学博士作了中学老师等。

  《求学·考研》:那么造成这种错位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错位?

  杨教授:主要是社会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也是当今经济萎缩状态下的必然结果。过去的就业市场是卖方市场,很多用人单位到学校来要人才,到了现在,就业市场完全进入买方市场,所以有些人会很被动的选择职业,这些职业往往会与自己的专业不符。我总结了几个主要原因:

  首先是因为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和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供求错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采取计划方式进行"分配",错位就业自然就难以避免了。同时,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难以准确预测,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几年前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几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这种差异性使"专业对口"难以完全实现。

  其次,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培养的是精英人才,而相当数量的人才终因本身的气质、兴趣无法适应所学专业而不得不错位就业。另外,有的大学生为了户口能留在大城市,甘心选择能解决户口但不对口的工作。例如有的研究生给个北京户口,找工作时愿意接受非常低的起薪。

  再者,用人单位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国外企业不断增多,对于一些非专业性的岗位,他们只强调应聘人员的基本素质,而不重视专业和学历。如在我们学校,好多人选择了四大,包括学管理的,金融的,贸易的各个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错位"提供了可能。

  其实,这种错位现象在国外早就普遍存在了,而且他们把这种就业错位或失业的现象叫做"Engine",当作社会前进的一种引擎。国外正常的失业率是4%左右,这个失业率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因素。因此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教育必然兴盛,如果现在不能够就业的话,人们选择继续学习、提高,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这也是一种规划。

  规划需要理想和科学相结合

  《求学·考研》:面对就业与择业错位现象日演愈烈,规划似乎显得微不足道,杨教授你对此有何看法?

  杨教授:尽管现在能做的职业规划很有限,所占比重也很小,甚至有些人已经不再规划,因为按照规划,也不一定能实现。因目前就业压力大,认为"能有个饭碗就行了"的想法的人很多。但是,时下的就业错位与考研之前的职业规划是不矛盾的。考研必须要有规划,并按照规划走下去,那是最好的一种状态,即使不能,也应该努力让自己离规划越来越近。规划同时又是理想和科学的相结合,如何规划,什么时候规划,需要科学冷静的分析。譬如好多人想到会计事务所工作,一是因为会计事务所招聘时间早,二是因为其offer多,成功机率高。但是这种行为是很盲目的。

  《求学·考研》:就业买方市场的环境下,您对准备考研或者正在考研的学子们在职业规划和学术规划方面有些什么建议,怎样规划会对以后的成功择业比较有效呢?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导师对话专业和择业的错位选择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7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