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201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考点练习(7)

201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考点练习(7)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www.szedu.net 更新日期:2010-3-22

  填空题。

  请将答案分别写在答题卡中序号为【1】至【20】的横线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隔离是操作系统安全保障的措施之一。隔离的类型包括物理隔离、时间隔离、逻辑隔离和【1】 。

  (2)一般将中断源分成两大类:强迫性中断和自愿性中断。其中,强迫性中断包括输入/输出中断、硬件故障中断、时钟中断、控制台中断和【2】。

  (3)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一般将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划分为变换流和【3】,两种。

  (4)表达软件模块间的关系,但不提供模块问实现控制关系的操作细节和模块内部的操作细节的设计工具是【4】 。

  (5)需求分析阶段是主要成果是【5】 。

  (6)在“学生一选课一课程”数据库中的两个关系如下:

  S(SN(),SNAME,SEX,AGE)

  SC(SN()。CNO,GRADE)

  则关系代数表达式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习题400题等价的SQL命令是SELECT s.sname,sc.

  grade FROM s,sc WHERE 【6】 AND s.age>20

  (7)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及它的翻译程序,DDL定义数据的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并通过翻译程序分别翻译成相应的目标模式,存放在【7】。

  (8)在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中,通过改变【8】映像可以实现数据库的物理数据独

  立性。

  (9)管理中的数据可分为两种:操作型数据和分析型数据。其中,细节的、在存取瞬间是准确的、可更新的、操作需求事先可知道的数据属于【9】型数据。

  (10)建立成功的MIS的两个先决条件是【10】 和制定好系统开发策略。

  (11)衡量信息系统成效的第一标准应该是系统【11】 。

  (12)在整个结构化开发方法的出发点和实施步骤中,十分强调【12】 的参与。

  (13)为了防止对系统的信息进行有意或无意的篡改、破坏或越权存取等行为,以及对自然灾害的防护,因此在信息系统设计中应该十分重视【13】设计。

  (14)基本的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结构是由客户机、服务器和【14】 三部分组成。

  (15)定义企业过程的三类主要资源是产品/服务资源、支持性资源和 【15】 。

  (16)BSP法的主要步骤是定义企业过程、定义数据类和定义【16】 。

  (17)BSP方法中,划分子系统、检查遗漏的过程和数据以及表达过程与数据的关系的图形工具是【17】 。

  (18)战略数据规划中企业模型的建立分为三个层次:职能范围、业务活动过程和【18】 。

  (19)自顶向下的规划可以分三层求精,分别是主题数据库规划、实体分析和【19】 。

  (20)原型化生命周期是一个迭代的过程,而其迭代工作量主要集中在【20】。

[本文共有 4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201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管理考点练习(7)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7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