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粮控股内审:审计也能创造价值(2)

中粮控股内审:审计也能创造价值(2)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www.szedu.net 更新日期:2010-3-19

  制度:独立性是审计的生命线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内审工作由于其独特性,无法像业务部门一样,建立起完善的考评体系。传统观念认为,审计出来的问题越多,审计部门的成绩就越大。然而,是否有人思考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问题-这样的考核模式显然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没有发现问题也不意味着审计很差,没有成绩。内审能够忠实地履行鉴证、评价和咨询的职能,将自身打造成一个专业的团队,将审计职能有效地履行下去-这些才是最重要的。"胡昌平表示。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扎实的制度基础,审计部门更是如此。审计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2008年2月,出台了《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审计工作指引》,明确了内部审计章程,详细说明了内部审计工作体系、工作流程和方法,以及内审人员的行为准则,是中粮控股审计部的纲领性文件;2009年12月,编纂完成了《关键风险指标(KRI)手册》,将中粮控股所面临的34类风险,用186个定量指标和17份调查问卷进行了量化,定期与管理报告结合起来进行汇报和评估,相关数据的采集涵盖了公司所有部门和所有业务领域;2009年,审计部又联合用友共同开发了"中国粮油审计作业系统(A5.5)"专版,通过设计标准化审计流程、规范审计工作底稿、制作各类财务软件数据接口、梳理法律法规及内控制度、设置标准会计科目、设置标准财务报表模板、设置报表经济指标、按国资委要求设置审计问题及审计成果统计模板等专业标准化的开发工作,有效地实现了中粮控股审计系统内审工作流程、审计底稿的规范化管理与编制,增强了审计电子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提升了审计分析和抽样的客观性和专业性,提高了审计效率与质量。

  除此之外,公司治理结构的设置无疑有力地推动了审计工作的开展。2007年初中粮控股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一年至少召开四次会议,听取审计部的工作汇报,并对相关工作计划进行审批和指导。

  组织框架的完整也保障了审计部与集团审计监察部和公司最高管理层沟通渠道的畅通。"领导支持"四个字,胡昌平说得语重心长,这也从侧面折射出内部审计部门真实的生存状态。良好的内控环境与企业文化绝不是空洞的表白,因为对审计部的支持最终要落实到真金白银的付出,只有确保了充足的审计资源,审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才不会被掣肘。中粮控股的最高管理层曾主动提出:要建立审计的权威,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这无疑为审计部创造了难得的企业内部环境。

  为了保障审计的独立性,中粮控股做出了很多制度性规定。诸如对下属工厂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业绩的考核,中粮控股审计部的考评结果占60%权重,所在工厂管理层的考评结果占40%权重;中粮控股审计部甚至对下属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享有一票否决权-这些规定有力地保障了审计职能自上而下的纵向延伸。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中粮控股内审:审计也能创造价值(2)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7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