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解读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解读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www.szedu.net 更新日期:2010-3-14

  言语理解与表达 >>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近年来以考查片段阅读为主,注重与热点结合,六年来首次出现选词填空,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例1】每一届《感动中国》的感动点,实际上都和当年中国特定的大背景相关联,触动了中国公众最敏感的神经,代表了当年最能 ________公众 ________、最能感动中国的力量。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A. 引起 共鸣

  B. 打动 心灵

  C. 拨动 心弦

  D.震撼 内心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这道题以《感动中国》的感动点为话题,要求选出正确的搭配词语。题目中已经出现了两个搭配:触动公众的神经、感动中国的力量,接下来要求选出一个与公众情感态度有关的词语。综合比较,“心弦”与感动点更为接近,更加强调感动中国的评选在公众内心世界的地位,所以选C。

  【例2】根基坚固,才有繁枝茂叶,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禁风雨。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它孕育万物的地位……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产生想解释点什么的想法。然而,一旦解释起来,却发现任何解释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A.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B. 欲成事者必须严以律己

  C. 低调做人,是一种智慧

  D.解释的多余和尴尬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C。这段文字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述来说明做人的道理。第一句从树入手,说明要“根基牢固”。第二句以山、海、地作比喻,说明低调并不影响事物存在的价值。第三句说明不低调最终的指向是“苍白无力”。A项“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形容有丰富知识的人不喜欢表现自己,而没有什么知识的人却极喜欢表现自己,这样的表述与文段内容不符,应排除。B项“严以律己”,指严格要求自己,文中并没有提及,故排除。D项是对文段最后一句作出的理解,不属于文段告诉我们的道理,故排除。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判断推理 >>

  判断推理一直是近年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头戏,它表现为题量大、形式富于变化、选项之间干扰性较强的特点。2009年图形推理较简单,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难度较大,考生只有在平时认真准备,多做练习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成绩。

  【例3】请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D。本题给出的五个图形都是阿拉伯数字通过翻转相连而构成的轴对称图形,符合此规律的只有D,其他各项都不是由阿拉伯数字组合成的。

  【例4】逆向思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思维方式,它的思维取向与常人的思维取向相反。逆向思维并不是主张人们在思考时违逆常规,不受限制地胡思乱想,而是训练一种小概率思维模式,即在思维活动中关注小概率可能性的思维。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逆向思维的是()。[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A. 人弃我取,人进我退,人动我静,人刚我柔

  B. 以某一复杂问题的形成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组合成新问题

  C. 以某一复杂问题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结果的各种原因

  D.将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稍加扭转,“歪打正着”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A。逆向思维是与常人的思维取向相反的,在思维活动中关注小概率可能性的思维。A项都属于逆向思维,B、C项是发散性思维的一种,D项与逆向思维的定义不相符,不属于逆向思维。

  【例5】真皮∶标志( )[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A. 模拟∶通信

  B. 噪声∶范围

  C. 火车∶车厢

  D.中国∶邮票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

  【例6】有一件未留姓名的好人好事在某社区传开,甲、乙、丙、丁四人有如下对话:甲说:“这件事肯定是乙、丙、丁三人中的一位做的。”乙说:“我没做这件事,好人好事是丙做的。”丙说:“此事是甲和乙中的一位做的。”丁说:“乙说的是事实。”经调查,证实这四人中只有两人说的符合实际。

  由此推出()。[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

  A. 是甲做的好事

  B. 是乙做的好事

  C. 是丙做的好事

  D.是丁做的好事

  【解析】本题正确答案为B。此题似乎象矛盾解析题型,但题干中条件没显现矛盾。且条件不确定,采用假设法。假设乙真,则甲和丁都真,推出三个真,与条件两真两假不符,故乙必假。推出是乙做的好事。B选项正确。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解读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7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