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
[答案] D
[解析] 选项D,当某一会计主体不能独立对外时,如独立核算的销售部门等,则无须对外报送独立的财务报告。
[该题针对“会计主体”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 C
[该题针对“会计分期”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 C
[解析] 在多种货币存在的情况下,应确定一种记账本位币。我国境内的企业一般要求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也允许采用其他外币(如美元等)作为记账本位币,只是编制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该题针对“货币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4.
[答案] A
[该题针对“相关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5.
[答案] B
[解析] 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所有权不属于租入方,也就是说在法律形式上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出租方,但从实质上看是租入方长期使用并取得经济利益,所以企业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要求按照自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对其计提折旧。
[该题针对“实质重于形式”知识点进行考核]
6.
[答案] B
[该题针对“实质重于形式”知识点进行考核]
7.
[答案] C
[解析] 企业5月份发生的业务应在5月份及时入账。
[该题针对“及时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8.
[答案] A
[解析] 选项B属于资产内部的一增一减,不影响负债;选项C,会导致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不会影响负债;选项D,会导致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不符合题意。
[该题针对“负债”知识点进行考核]
9.
[答案] D
[解析]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选项D,应计入到营业外收入,属于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利得。
[该题针对“收入”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答案] C
[解析] 选项A,利得源于非日常活动;选项B,利得不一定会影响利润,比如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选项D,不管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还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最终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该题针对“收入”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答案] C
[解析] 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的损失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两类。
[该题针对“费用”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答案] C
[该题针对“会计计量属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答案] B
[该题针对“会计计量属性”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答案] D
[解析] 农产品的采购成本=6 000×(1-13%)+500+200=5 920(元)。
[该题针对“外购存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答案] D
[解析] 企业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应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尚待查明原因的15%的途中损耗应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不得增加材料的采购成本,所以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100×5 000+2 000×(1-7%)+1 000+800]×(1-15%)=428 111(元)。
[该题针对“外购存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答案] C
[解析] 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将继续用于加工应税消费品,则委托方支付的由受托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应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的借方,在以后销售环节中进行抵扣,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所以该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后的入账价值是1 000+200=1 200(万元)。(注:B公司是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可以委托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本题中委托方A公司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相关增值税进项税可以抵扣,不需要计入委托加工材料的成本。)
[该题针对“委托外单位加工存货的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本文共有 9 页,当前是第 5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