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料分析中,大量的陌生名词、数据,会给考生一种晕头转向、不知所云之感。在做资料分析题目时,主要需要把握以下两个环节:一是阅读速度。材料阅读作为资料分析解题的重要环节,考生在平时做题训练中应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快速阅读的能力,以达到节省有效时间的目的。二是速算能力。鉴于资料分析计算量大、时间短的特点,考生应加强速算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解题。专家分别详细解说如何提高考生阅读速度和锻炼考生速算能力。
一、 熟练掌握阅读技巧
(1)、文字快速定位法——文字型材料阅读技巧
文字快速定位法:快速浏览整篇材料,提取片段信息、关键词汇并做好标记,然后根据片段信息分析各段大意,再观察题目,由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对应查找上步提取的关键字,可快速定位到文章的相关段落,可起到提高做题速度的效果。
特点: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文字资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含量大,数据关系复杂。文字资料基本上是由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组成,可借用语文文章阅读中的段落结构分析法来理清各个相关数据间的并列或总分关系。
(2)、表格交叉项法——表格型材料阅读技巧
表格交叉项法:快速浏览表格后,弄懂其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和注释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标目,即可在其交叉处获得相应的数据。
特点:这种方法适用于表格材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大,分类清晰。表格由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表格的数据和注释等组成的。表格的数据在横标目和纵标目的交叉处获得,它是对横、纵标目两方面的结合的描述。
(3)、图形要点抽取法——表格型材料阅读技巧
图形要点抽取法:快速浏览图形后,弄懂其标题、横坐标(单位)、纵坐标(单位)和图注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坐标和图注,即可获得相应的数据。
特点:这种方法适用于统计图,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相对较小,数据趋势明显。统计图样式多种,要从不同的要点入手。例如,扇形图主要提取标题、图注信息;条形图、折线图主要提取横纵坐标等要点。
(4)、综合分析法——综合性材料阅读技巧
综合分析法:快速浏览资料,重要的是抓住文字、图形、表格两两之间或者三者之间的关联点。在理解文字材料中的关键词、表格的各级标目和标题、图形的标题的基础上,弄懂整篇材料的含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段落、表格或图形的某一点,即可获得相应数据。
特点:综合资料是将文字资料、统计图和统计表两种或两种以上综合在一起,同时出现的一种题目。,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其考查的难点在于弄清文字、表格或者图形的实际含义和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事理关系和数理关系。
二、深入理解重要概念
资料分析试题考察过程中主要涉及到两类概念,即计算型概念和理解型概念。对这些重要概念的熟练掌握是考生解题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我们就简单罗列一些历年考试中常见的计算型概念及其考法,希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概念及其考法。
(1)同比与环比
概念:同比就是本年度报告期与上年同一个报告期数据的比较。环比就是现在的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比较。

(2)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它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减少。运用百分数时,也要注意概念的精确。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它是分析百分数增减变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3)倍数和翻番
概念:倍数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常常用于比数(分子)远大于基数(分母)的场合。翻番是指数量的加倍,翻番的量是以2^n变化的。
(4)平均数
概念:平均数是根据同一时期的某事物的总个数与总体总量计算的,是总体总量与总个数的比。
(5)年均增长率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