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真题及答案——2015上半年(1)

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真题及答案——2015上半年(1)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www.szedu.net 更新日期:2010-2-20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4.考生可以在本试卷空白位置或草稿纸上打草稿,但所有题目都要在考题纸的指定位置作答,作答在其他位置一律无效!

  二、给定资料

  1.2004年,时任北京市市长的王歧山曾在一个论坛上说:"最困扰的问题,最为难的就是北京奥运会时,我们参差不齐的市民素质。"他感叹说,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最难的就是实现"人文奥运"的理念。然而,就在奥运会举办前夕,英泰晤士报一位记者"闯荡"了一番北京街头,他的感受是,大部分人都令人愉快,我们到过的地方没有看到醉汉和举止粗俗的人,也几乎没有看到有人随地吐痰。

  北京变了,随着奥运会的举办,北京变得文明了。街头越来越多的公交车站前排起了候车的队伍,更多候车的人自觉地将烟头、垃圾丢进垃圾箱,而不再随手乱扔;陌生人之间的微笑多了,"您好"、"谢谢"成了口头语;在公众场所人们举止得体、衣帽整洁;晨练的大爷大妈们也习惯性地带上塑料袋,随手拣路边的垃圾……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发布的"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及市民公共场所文明行为观测数据显示。北京市民文明整体水平近年来连年提升。中心执行主任称,这是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最大的礼物之一。

  2.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5年我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3100万人次。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我们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我国公民在国内外旅游活动出行中。有的人行为不文明,有碍观瞻,有悖公德,有的甚至有损国格--一些国家的旅游景点和酒店甚至出现了只针对中国人的中文告示牌。提醒"请勿喧哗!""请勿随地吐痰!"

  3.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我国需要制订一部专门的公民文明素质教育法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需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的融合,应当成为我国公民文明素质发展的主流和方向,爱国主义、法治、理想、道德、诚信、科学、人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思想等应当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需要采取一系列公民文明素质教育促进措施。

  4.针对有些人文明素质不高的问题,有网友说:"我生活在深圳,从不随地吐痰,从不随处丢垃圾。而且,我周围的朋友都很文明。我想这不单纯是个人素质的问题,它与深圳的卫生设施比较健全有关系。尤其在娱乐场所、公园等公共场所,厕所、痰盂和垃圾桶等设施都很健全,使用十分方便。"

  5.2006年8月8日,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制定了《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提出以下行动计划:一是征集制定旅游行为规范;二是加强旅游行为规范宣传教育:三是广泛开展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实践活动:四是建立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的长效机制;五是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2006年9月22日,国家旅游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公众反映比较普遍的国外旅游不文明行为。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包括:

  (1)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留脏迹。

  (2)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污染公共空间,危害他人健康。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塞,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

  (4)在车船、飞机、餐厅、宾馆、景点等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猜拳行令、扎堆吵闹。

  (5)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嬉戏、玩笑,不尊重当地居民风俗。

  (6)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翘"二郎腿",酒足饭饱后毫不掩饰地剔牙,卧室以外穿睡衣或衣冠不整,有碍观瞻。

  (7)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专横,遇到纠纷或不顺心的事大发脾气,恶语相向,缺乏基本社交修养。

  (8)在不打折扣的店铺讨价还价,强行拉外国人拍照、合影。

  (9)涉足色情场所、参加赌博活动。

  (10)不消费却长时间占据消费区域,吃自助餐时多拿浪费,离开宾馆饭店时带走非赠品,享受服务后不付小费。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真题及答案——2015上半年(1)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7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