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2015年地方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经济法分论(5)

2015年地方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经济法分论(5)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www.szedu.net 更新日期:2010-2-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所谓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居民。此处的居民是自然人或个体社会成员。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得利益,其核心是消费者的权利。

  一、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

  (一)消费者的权利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保障权

  安全保障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人身安全权,二是财产安全权。

  2.知悉真情权

  知悉真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

  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的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该权利包括以下内容:

  (1)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的权利。

  (2)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的权利。

  (3)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的权利。

  (4)在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所享有的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

  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获得质量保障和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

  5.依法求偿权

  依法求偿权是指消费者在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依法享有的要求获得赔偿的权利。

  6.依法结社权

  依法结社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的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求教获知权

  求教获知权是从知悉真情权中引申出来的一种消费者权利。它指的是消费者所享有的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8.维护尊严权

  维护尊严权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批评权

  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此外,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二)经营者的义务

  经营者是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市场主体,是与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易的另一方,因此,明确经营者的义务对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至关重要。

  1.依法定或约定履行义务。

  2.听取意见和接受监督。

  3.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4.不作虚假宣传。

  5.出具相应的凭证和单据。

  6.提供符合要求的商品或服务。

  7.不得从事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

  8.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权。

  二、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

  (一)争议解决的途径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2015年地方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经济法分论(5)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7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