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12、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1)依法“为”。会计核算必须以十几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
(2)禁止“为”。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现象。
13、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1)依法“为”。会计资料必须复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禁止“为”。生成和提供虚假会计资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14、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1)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试用的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
15、会计核算的内容(款项收付、财务收发):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务的收发、增减和试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其他事项
16、会计年度的概念:会计年度是以年度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时间区间,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核算经营成果的时间界限。
17、我国对会计年度的规定:我国自建国一来一直实行公历制会计年度。《会计法》规定:“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18、记账本位币的规定:
(1)原则姓规定:会计核算原则上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选择姓规定: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3)强制性规定: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必须以人民币反映。
19、会计文字记录规定:
(1)强制性规定:会计记录文字应当试用中文。
(2)备选性规定:民主自治地方和在我国境内的外国组织可以同时使用另外一种文字。(不能理解为可以使用中文,也可以使用其他通用文字。)
20、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会计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其他会计资料的重要来源。
21、会计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时由经办人员直接取得或者填制,用以表明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已经发生或完成的情况,从而明确有关经济责任的一种会计凭证。
记账凭证,是对经济业务事项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会计凭证,它具有分类归纳原始凭证和满足登记会计账簿需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根据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编制。
22、填制凭证会计的程序:
1)必须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
a) 原始凭证的内容
b) 原始凭证的签名盖章
c) 大小写金额必须相符
d) 多联单的开列
e) 不得以退货发票代替收据
f) 不得退还原款借收据
g) 批文作原始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a) 记账凭证的内容
b) 记账凭证的填制:汇总填制或分割填制
c) 记账凭证的更正
3)会计凭证的字迹应清晰、工整、不得潦草
4)严格审核会计凭证
5)妥善保管会计凭证
a) 及时传递、不得积压、不得散失
b) 多类资料装订成册
c) 原始凭证不外借
d) 原始凭证遗失的补救
23、填制会计凭证的基本要求:
1)原始凭证的填制或取得
2)原始凭证的审核: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对记载 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
3)原始凭证的错误更正
4)记账凭证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