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求职?观念?大学生的行业面面观

求职?观念?大学生的行业面面观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9-4-10

  河南教育学院大学生郭高林,毕业后选择卖菜,从5万元起家,一年多时间里开了4家连锁超市,吸纳20多人就业,如今资产近百万元,月销售收入超过30万元……

  由郭高林,记者又想到了2005年《中国青年报》曾报道过的“养猪”大学毕业生秦英林。

  秦英林是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后放弃城市的“铁饭碗”辞职回乡创业的。经过数年拼搏,他成为养猪致富并且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裕的典型,成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当选者。

  今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会,秦英林作为13名基层代表的一员,参加了座谈,成为第一个向温总理建言献策的基层“猪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大学生更容易出状元。郭高林的成功,得益于他们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这些正是他们在大学所学的知识。是这些知识,使他们比传统的贩夫更易成功。“养猪”的秦英林也是如此。事实说明,大学生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埋头苦干,只要肯学习、善思考、敢创新的精神不丢,卖菜、养猪也是事业,也能成就人生辉煌,也能实现人生价值。

  在3月20日召开的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委书记徐光春脱开讲稿,告诉大家:他于1969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毕业当年没有就业,在学校待了一年。直到1970年才算就业,被分配到安徽阜阳的一个部队农场,在那里“养猪、种麦子、种大豆,待了两年”。两年后又被分配到马鞍山的一个铸管厂,在那里又干了3年。“那时哪会想到当省委书记,当中央部委的部长啊?”徐光春真诚地说,“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下去确实有益,对后来的工作很有帮助。”

  “其实,基层的发展机会多得很,只要踏踏实实地干,永远都不晚。”养猪的秦英林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对当代大学毕业生来说,这无疑是一句良言。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求职?观念?大学生的行业面面观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