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六岁男孩家境贫寒不忘学习 边乞讨边抄写课文

六岁男孩家境贫寒不忘学习 边乞讨边抄写课文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网上收集 更新日期:2009-2-5
   因为家境贫穷,刚上一年级的他便与爷爷千里迢迢从甘肃来到南京乞讨,在南京生活了十几天,却一直没忘记学习。记者昨天见到了和爷爷坐在路边乞讨的浩浩,这个一边乞讨一边还在抄写课文的6岁小男孩。

  家境贫困跟爷爷外出乞讨

    在南京洪武路与程阁老巷的路口,记者见到了被人群包围着的浩浩和爷爷,“小家伙读几年级啦?字写的真好。”“这个字写的真是呱呱叫。”……不论别人说着什么,浩浩就像没听见一样,一直埋着头专心抄写课文。

    浩浩的爷爷告诉记者,他们来自甘肃岷县,家里有4亩田,种些土豆、青稞、小麦,“种田赚不到什么钱,也就够自己吃的。遇到大旱天,连收成都没有。”浩浩的妈妈嫌家里太穷,在浩浩3岁的时候就扔下他走掉了。浩浩的爸爸每年都要外出打工,“去年在新疆找了架电缆的活,没想到竟然被骗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一分钱也没有拿到。”由于浩浩的奶奶患有风湿病,每个月要花上几十块钱打针,这笔在我们看来并不算多的费用,在他们的家里却成了一笔沉重的负担。

    春节前,浩浩跟着爷爷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火车来到南京乞讨。浩浩的爷爷说:“同村的人告诉我们,南京人特别善良,不欺负外地人,愿意帮助我们这样困难的人”。白天,爷孙俩坐在南京街头,爷爷拉二胡卖艺乞讨。老人拉了一曲《绣金匾》,“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摸着陈旧的二胡,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手艺好些年不碰了,曲子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

    一边乞讨一边抄写课文

    来到南京十几天了,爷孙俩白天就在洪武路附近乞讨,晚上则在火车站附近过夜。记者看到他们的背包,翻开一看,只有浩浩的一件旧棉衣,一个捡来的瓶子,里面装着自己灌的水,还有半个中午吃剩的馒头。老人说,南京真的有很多好心人,他们每天能收到二三十块钱,为节省开支,爷孙俩吃的最多的就是馒头,隔几天吃上一回拉面,算是给孩子补补身体改善伙食。

    这是爷孙俩第一次出远门,虽然生活拮据而艰苦,但浩浩从来没有说过半个字,“来南京十几天了,浩浩唯一提的要求就是买几本练习本抄写课文。”记者看到,浩浩随身携带的一本一年级语文书已经非常破旧,但浩浩却依然一板一眼认真地抄写着上面的课文,字迹工整,受到不少人夸奖。

  好心市民慷慨相助

    这一老一少吸引了不少好心的市民,不少市民都慷慨解囊。一位家住在附近的练女士每次路过都要给些零钱,听说了浩浩的事情后她更同情了,“这孩子真不简单。”说着,练女士连连嘱咐爷孙俩等她一会,“我回家拿点学习用品,送给浩浩。”“马上要开学了,可不能耽误孩子学习啊。”另一位热心的过路人叮嘱着浩浩的爷爷。老人说,他们老家是正月二十开学,他到时候就会带着浩浩回去,“不学习不行啊。”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六岁男孩家境贫寒不忘学习 边乞讨边抄写课文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