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www.szedu.net 更新日期:2009-12-11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及本质
1、概念: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该定义认为税收是一种工具、手段和形式,它包含了三点含义:
第一,税收是一种工具,其使用的目的是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从而实现国家的职能;
第二,税收这种工具是由国家来掌握和运用的,因此征税权力归国家所有;
第三,税收所表现的是按照法律的规定,通过强制的征收,把纳税单位和个人的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形成财政收入。
行使税收征收权的主体是国家。行使征税权利的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
社会经济是税收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的、根本的决定依据
国家的存在和对资金的需求则是必要的前提。
2、本质:税收表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税、纳税和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税收本质体现着作为权力主体的国家,在取得财政收入的国民收入分配或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中,同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是整个社会产品分配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税收的职能
税收的职能是指税收客观存在的固有的功能。税收的职能是由税收的本质决定的,是税收本质的体现。税收的职能具有客观性,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也不受外部客观经济条件的影响。
税收的三项基本职能分别为:财政职能,经济职能,监督职能。
(1)财政职能亦称收入职能,是指税收通过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财政职能是税收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
(2)经济职能亦称调节职能,是指通过税收分配,对国民经济的地区分配格局、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等进行调节,产生对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由于这种影响主要通过财富的所有权转移,即一种经济的手段来进行的,故将此税收职能称为经济职能。
(3)监督职能。税收的监督职能有两点含义:
一是税收分配活动遍及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税收的变动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波动状况,可通过这些信息的反馈监督经济的运行,实施宏观调控;
二是可以通过广泛的税务工作对纳税人的生产管理、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促使其正确履行纳税义务,遵守国家的经济政策。税收的监督职能既涉及宏观层次,也涉及微观层次,对整个国民经济都能产生作用。
税收的首要职能是( )。 (07年)
A.财政职能
B.经济职能
C.监督职能
D.调控职能
答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