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到社区调研
昨日,崇文区光明北里社区居委会邢主任称,社区原来共招了3个大学生,但有两个已离开,他们的工资低,难以维持生活,户口问题也一直迟迟未能解决。
邢主任称,这些社工不仅工资低,他们也没有一个确定的“身份”,既不是公务员,又算不上干部,加薪什么的都跟他们无关。市人大代表曾专门去他们社区了解情况,准备在两会期间提出议案。
昨日,龙潭街道宣传部负责人王先生称,大学生社工工资低,也跟目前的基层体制有关,居委会主任的工资才2000多元,这些社工的工资又能高到哪里呢?
政策近期有望出台
北京市社工委相关人士昨日透露,确实有部分大学生社工在考核通过后,又找了别的工作,这也是学生们就业多种选择的结果,部分大学生社工并未到岗。但目前有多少学生未到岗或是另谋职业,尚无统计数据。北京市即将出台相关政策,对大学生社工的管理问题进行界定和规范,该项政策有望近期出台,但具体政策不方便透露。
“我们肯定会兑现承诺”。该人士称,该项政策包括学生们之前所遭遇和反映的诸多问题。另外,该人士称,明年2000名大学生社工的招聘计划,暂时没有变动。
- 探访
大学生社工有坚守有退出
约两千名大学生社工中,有人准备扎根,有人退出。
李倩从北京印刷学院毕业后,来到龙潭街道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给老人发放优惠券、组织志愿者,李倩都认真对待。李倩称,有次她入户访问居民,居民非常热情,拉着她嘘寒问暖。她准备在社区踏实工作。
与此相反,陈凤苓研究生毕业成为学院路街道一名社工后,11月底辞职回老家工作。陈凤苓称,当初来社区时的憧憬跟现实差距比较大。老家那边有新的机会,就选择了辞职。陈凤苓说,她并不后悔,社工行业需要时间来完善,“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有牺牲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