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卷人谈命题:本学科核心命题角度阐释
第一章的命题重点将围绕三方面展开:一是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二是反抗外来侵略与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三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的命题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太平天国起义的兴起与失败、历史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二是洋务运动的兴办、历史作用及其失败。三是戊戌维新运动主张、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以及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第三章的命题重点将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清末“新政”、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民主义以及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二是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临时约法》及其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三是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以及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四章的命题重点将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二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三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失败及其意义和教训。
第五章的命题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以及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二是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与严重挫折以及长征历程和长征精神。
第六章是需要重点复习的章节,命题可以以选择题或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命题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与残暴殖民统治。二是局部抗战与抗日救亡运动、西安事变以及国共合作的形成。三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四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统一战线中的原则与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以及党的建设。五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第七章的命题重点将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全面内战与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二是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土地改革运动以及第二条战线。三是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第三条道路的破灭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四是三大战役、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及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第八章的命题重点将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任务。二是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以及过渡时期总路线。三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针、原则、步骤和成就。
第九章的命题重点将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以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早期探索。二是“大跃进”与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危害及其错误性质和深刻的教训。三是建设成就与探索的成果。
第十章的命题重点将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与重大意义以及改革开放的起步。二是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深入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续前进。三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五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