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预测2015年考研政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预测2015年考研政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www.szedu.net 更新日期:2009-12-1

  【命题人:复习5大核心建议】

  1. 把《纲要》与《概论》整合起来进行复习,既把握各自的特点,又相互补充。《纲要》与《概论》两门课在内容上有相当多的交叉,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必须明确,《纲要》与《概论》这两门课的定位是不同的。《概论》是要展开地论述中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贯穿始终的是“论”;而《纲要》则是要用事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贯穿始终的是史及史与论的结合(包括经验教训等)。只要把握了这个不同点,注意两门课的各自的论述方法,大量的简单重复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概论》的复习要在“论”上下功夫,史实可略看;《纲要》的复习要在史与论的结合(主要是经验教训等)上下功夫,单纯“论”的内容可略看。

  2. 要注意把握《纲要》的框架体系。一定要把课程的结构体系即(十章)理清楚。这有利于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课程。

  3. 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梳理。

  梳理可以从纵向的角度,即按历史发展的时间为序进行。如:1840看至1949年为近代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1840年至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至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至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49年以后为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也可以从横向的角度即按照内容(重点是“一个主题”、“两个了解”、“三个选择”)进行梳理归纳。一是归纳三个不同时期的基本国情;二是归纳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事要党派、重要会议、重要文件;三是归纳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内在的规律性,也就是原因、意义、经验、教训等,这是分析题命题的重点。

  4. 空出重点与全复习相结合,记忆与理解相结合。突出重点以应对分析题,全面复习以应对选择题。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包含“第一次”、“第一次”以及“特点”等的内容。

  5. 复习和做题相结合。可以通过做题检验复习效果,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现解的记忆。

  【命题人:常见易混知识点点拨】

  为了帮助考生深度理解和熟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里对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表述)进行分析点拨(括号里面为分析点拨),期望以此为契机,使考生在正误对比分析中强化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能力:

  1.洋务运动是资产阶级革命(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掀起的一场自救运动,其目的是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不是要推翻封建的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所以洋务运动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更不是民主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二者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发展前途、革命的主体等都不相同,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而不是两年之后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革命的性质是由革命的对象来决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这个革命本应该由资产阶级去完成,但是我国的资产阶级比较软弱,不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于是这一使命就落在了我国无产阶级的身上,但革命的性质没变,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1949年10月1日之后,我国就是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0月1日我国建立了新中国,但是经济基础还以非公有制为主,与上层建筑不相符,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符合,我国才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5.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尽管属于社会主义的范畴,但仍然不是社会主义)。

  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表述,希望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多注意一下此类表述或相关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提高复习的效果,上了考场做起选择题来就会得心应手,对一些材料分析题也能明察秋毫,根据要求快速作答,并直击答案要点,取得高分。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预测2015年考研政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7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