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人:常见易混知识点点拨】
为了帮助考生深度理解和熟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里对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表述)进行分析点拨(括号里面为分析点拨),期望以此为契机,使考生在正误对比分析中强化自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1.不要混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提出的几个重要阶段及其代表性人物、著作和事件。
2.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严格区分开来。
3.注意搞清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的资产阶级有官僚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区分,中国的资本主义也有相应的区分,小资产阶级不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而基本上都是劳动者。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一般的反对资产阶级,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性质是由革命任务决定的,而不是由革命动力决定的。当时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因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是反对资产阶级、消灭私有制的无产阶级革命)。
5.注意区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6.以及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7.搞清楚民族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在不同阶段(四个阶段有四种形式)的组成阶级或阶层,以及在统一战线之外的革命对象。
8.搞清楚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中的基本矛盾、两类矛盾等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的含义。
9.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中也包含着解放思想的深刻含义。
10.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要有正确理解(从两方面理解,一是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二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考生往往只谈其中的一个方面)。
11.注意把“三个代表”中的每一个代表的定位和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区别开来、正确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和认清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要搞清楚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认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
12.经济结构调整有别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和城乡经济结构,所以二者不能等同)。
13.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和生产可持续等方面,一般人容易把可持续发展片面地理解为经济的可持续或生态的可持续)。
14.公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有些人容易说成包括混合经济)。
15.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
16.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一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般人往往只看重思想道德建设而忽视了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7.“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的原则(其含义是:一个中国的原则才可以谈,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
18.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的关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要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要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等。
搞清楚这些基本问题,考生在考场上不管是解答选择题,还是解答主观性试题,都会有概念清楚、思路清晰基础上的得心应手之感,而不会有模棱两可、难以定夺答案之惑。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