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39所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试点中学推荐人选大多确定,学习好成为推荐生们的首要条件。就此引起的质疑,试点中学和北大招办做了答复。
>>指标浪费说
质疑:这些学生不靠推荐也能上北大,推荐指标岂不是浪费了?
回应:“推荐生通过面试后,高考只能享受降30分录取的优待,如果成绩太差指标就真正落空了。”郑州一中副校长叶玉昆认为,推荐时“求稳”也是无奈之举。
>>抢录生源说
质疑:这场改革是北大抢录尖子生的一块“遮羞布”。
回应:“我们实行推荐制的确是想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但如果学生的总成绩不理想,即使被录取也可能因最后毕不了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北大招办一位工作人员说,北大不希望中学过分追求推荐生的学业成绩优秀,校长推荐制刚刚起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