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新农村建设决不是简简单单的新村庄建设,而是彼此紧密关联,相互促进的五个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
(四)新农村如何建设?
1.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确实负起责任,把新农村列入历史章程,全面正确的理解建设新农村的科学内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部署上头。
2.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统筹安排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1)促进农民持续增长;
(2)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
3.亿万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4.必须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5.党的领导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保证;
6.推进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推进政务
公开和民主管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四、社会公平
(一)我国社会公平的现状
(二)产生不公平现象的原因
(1)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给一些人钻政策漏洞造成可乘之机;
(2)在推进国企改革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部分国家资产的流失;
(3)长期形成城乡二元结构,使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短期内缩短的难度很大;
(4)各行各业的发展起点和面临的市场环境不一样,导致不同行业发展特别是收入分配的差异等等。
(三)为什么要重视社会公平?
1.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安全运行,体制的创新等都同社会的公平紧密相关。
2.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高突出的位置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3.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切实需要。
(四)现阶段如何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1.加快发展步伐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
2.在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关键是要逐步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3.要从法律上,制度上,体制上努力营造一个维护权利公平的制度环境;
4.要高度重视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5.努力建立正确处理权力,利益协调机制;
6.当前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五、看病难,看病贵
(一)看病难,看病贵,症状何在?
1.医疗资源总体不足,配置不均衡;
2.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相当的群众靠自费就医;
3.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市场化倾向,公益性质淡化:
4.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
5.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困难,多渠道办医的格局难以形成,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
(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措施
1.着力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这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措施;
2.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出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健全经费保障,改革医疗机构创收机制;
4.切实加强卫生服务监管,保证医疗秩序,服务质量;
5.加强医疗价格监管,降低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
6.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多方面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7.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必须坚持三个原则不能变:
(1)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不能变,不能盲目照搬外国的发展模式;
(2)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公益性质不能变,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变成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
(3)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居民初级卫生保健权益的责任不能变。
(三)解决农民看病难的措施
1.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启动农村卫生基础建设规划,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筹资,逐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3.着手建立农村医疗价格管理体系和医疗管理规范;
4.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
5.组织城市医生队支援农村。
6.进一步加强农村重大传染病防治和疫情防控网络。
(四)城镇居民看病难,现状,原因和措施
1.现状
2.原因
3.措施
(1)要合理调整和配置社区卫生资源;
(2)要积极推进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六、资源,环境
(一)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1.我国乃至全球的资源形势紧张,不容乐观;
2.我国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现;
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二)为什么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1.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整个自然界的环境,人环境不可能生存,繁殖。
(三)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大力倡导节约型消费模式和环保意识;
2.进一步加大投入:
3.要对环保和节能作制度上的保障;
4.加大执法与监管力度;
5.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靠科学技术。
(四)怎样发展循环经济?
1.首先,要认真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多项任务;
2.同时,要加快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体制,机制。
七、房价虚高
(一)房价问题的现状及房价虚高的原因
1.一些地方贯彻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够有力;
2.一些地方政府的错误政绩观,利益观,对房价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房地产市场秩序的混乱,也是导致近期房价上涨的直接原因。
(二)怎样抑制过快的上涨?
1.当前,贯彻中央精神,认识上要到位;
2.要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业的引导和调控;
3.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4.要针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整顿力度;
5.要完善房地产统计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度。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