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2008年大学专升本语文复习笔记二

2008年大学专升本语文复习笔记二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9-8

  10*《灯下漫笔》

  作者鲁迅,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本文是鲁迅写的一篇文艺性论文。

  概括说明本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中心论点,说明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解第一部分中作者对历史的剖析和鲁迅所指"第三样时代"的含义。

  理解第二部分中作者对复古主义者赞美的"固有精神文明"和军阀统治的现实的剖析。

  理解本文行文中高度的理论概括和文艺性、形象化说明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掌握本文所用比喻、排比、反语等修辞方法。

  11.《论气节》

  作者朱自清,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

  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

  结合有关段落,说明本文所运用的归纳论证方法。

  掌握文中具有对应关系的词语,说明其对应意义。

  12.*《论快乐》

  作者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

  掌握本文所揭示的"快乐由精神来决定"的人生哲理,理解作者阐发这一哲理所选择的角度。

  理解本篇随笔见解深湛、征引繁富、联想丰赡、妙趣横生、词采精妙的写作特点。

  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比喻和警策语。

  13.《心灵的灰烬》

  作者傅雷,现代著名翻译家。这是一篇书信体散文。

  理解"心灵的灰烬"的含义。

  理解本文反映的作者人生态度。

  理解文中太阳、雨水、古战场等比喻对强化本文哲理的作用。

  14.《选择与安排》

  作者朱光潜,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理解本文关于写文章应该如何选择和安排材料的主要观点。

  理解本文广征博引、取用精当的特点。

  掌握本文所运用的类比推理方法。

  15.《论学问》

  作者培根,英国16世纪哲学家、散文家。

  理解本文阐述的两个问题:一是治学的目的,一是治学的方法。

  理解各种学问对人精神的影响、作用。

  理解本文用比喻和精辟的语言阐述深刻道理的特点。

[本文共有 4 页,当前是第 3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2008年大学专升本语文复习笔记二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