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2008年公考言语理解词语运用与选择考前预测

2008年公考言语理解词语运用与选择考前预测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9-27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D )

  (1)余先生的 是研究《红楼梦》。

  (2)李先生 了这次大会,并做了精彩的发言。

  (3)为了给自己开脱,他不惜 罪名,诬告他人。

  (4)王研究员在文物方面有丰富的 经验。

  A. 特长 出席 伪造 鉴赏 B.特长 列席 伪造 欣赏

  C. 专长 列席 捏造 欣赏 D.专长 出席 捏造 鉴赏

  (特长: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 专长:专门的学问技能或特长。 出席:正式代表。 列席:非正式代表。 捏造:无中生有。

  伪造:仿照真的事物而制造。 鉴赏:鉴定和欣赏。 欣赏:领略玩赏)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 )

  (1)叶老同尊重许多老者一样尊重我,凡是他认为可取的地方都一一采纳,并且露出 的神情。

  (2)老王师傅争分夺秒,经常利用工作 学习文化知识。

  (3)台湾当局分裂祖国的 行径,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4)这项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了我市综合治理方面的一项空白。

  A.赞许 间隙 卑劣 填补 B.称赞 间隙 卑鄙 弥补

  C.赞许 间歇 卑劣 弥补 D.称赞 间歇 卑鄙 填补

  (赞许:可指神情。 称赞:用语言表达对人或事的优点的喜爱,可作动词、形容词。 间隙:空隙。 间歇:动作变化等间隔一定时间停止一会。 卑劣:卑鄙恶劣。 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填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 弥补:常与亏空空白缺额搭配。)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D )

  (1)为了增加企业的活力,总经理决定__一批年轻人。

  (2)《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经__多年了,但对未成年人的权益维护还很不如人意。

  (3)朋友越走越远,终于__在路的尽头。

  A.起用 公布 消逝 B.启用 公布 消失

  C.启用 颁布 消逝 D.起用 颁布 消失

  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

  (1)在教唆犯的 下,他常到公共场合扒窃钱财。

  (2)帝国主义企图用所谓"援助"的谎话来 它的侵略行为。

  (3)哪里有压制,有 ,有炮火,哪里就有反抗,有革命。

  A.纵容 掩饰 鞭挞 B.怂恿 掩饰 鞭笞

  C.怂恿 掩盖 鞭挞 D.纵容 掩盖 鞭笞

  (纵容 :不制止,任其发展。 怂恿:鼓动。 掩饰:用借口来设法掩盖。 鞭笞:鞭打。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D )

  (1)在日益 的出版竞争中,外研社似乎显得举重若轻、游刀有余。社长表示,超 的书外研社不出,不的书也不出。"市场太大了,"他不无 地说,"我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A. 剧烈 范围 精制 感慨 B.剧烈 规格 熟悉 自豪

  C.激烈 规格 精装 感慨 D.激烈 范围 熟悉 幽默

  18、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我们知道,文化是文明的 。随着文化事业的 ,一些腐朽文化和丑恶现象 而人,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很大的负面。因此,确有必要在农村搞一个文化工程,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A.内含 萎靡 乘机 影响 B.内涵 萎缩 乘虚 效应

  C.内含 凋敝 乘机 作用 D.内涵 凋谢 乘虚 效果

  (内涵:现实性的较高级形式与它所赖以存在的较低级形式之间的关系(如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内含:里面含有,指具体的东西效应: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科学现象。多用于社会科学范畴。)

  19、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D)

  由于蒲松龄把他在现实生活里所 到的各种人物个性以及人情世故很 的概括在这些神鬼怪异的身上,这就使小说中出现的花妖狐魅具有,人们对这些异类并不感到可怕,倒觉得它们可亲可爱,十分的亲切感人。

  A体察 巧妙 人情 B观察 微妙 人性

  C体验 奇妙 人味 D体察 奇妙 人性

  (体察:体会和观察 人性: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 人情:人的感情;情面;恩惠,情谊;赠品、礼品)

  2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B )

  (1)寺院里有几棵银杏树,枝繁叶茂的,看上去它们的__足有上千岁。

  (2)京九铁路一旦修成,将__全国九个省、市,成为又一条南北大动脉。

  (3)该公司__要退出竞争,私下里却加紧活动,谋划战胜对手的策略。

  A.年龄 贯串 扬言 B. 年龄 贯穿 佯言

  C. 年纪 贯穿 扬言 D. 年纪 贯串 佯言

  ("年纪"与"年龄"同义,但前者限于指人,不能用于动植物;后者则不受限制。 贯串:指从头到尾穿过一系列事物,多用于比较抽象的东西。贯穿:表示穿过、连通。 扬言:指有意用说话威胁对方。 佯言:指说假话,目的在于迷惑别人。)

  2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1)两千多年以前的剑刃还如此锋利,实在令人__。

  (2)富有实际工作经验并做过实际__的祖冲之,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敢于推翻前人的错误结论。

  (3)澳门回归祖国,将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这是__的。

  A. 诧异 考察 毋庸置疑 B. 惊异 考核 无可辩驳

  C. 惊异 考核 毋庸置疑 D.诧异 考察 无可辩驳

  ("惊异"和"诧异",都有惊奇和觉得奇异的意思,不过前者侧重"惊",后者侧重"奇"。 "考查",用一定的标准衡量;"考核",考查审核,有"核对"的意思。 毋庸置疑:指毫无疑问 无可辩驳:侧重于争辨、批驳)

  2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C )

  (1)你有这样博学的老师尽心辅导,真叫我__。

  (2)《提要》曾经过多次审改,为此不知__过出版社多少次。

  (3)这样的事在我们学校还是__,该引以为戒。

  A.向往 烦扰 先例 B.向往 烦恼 首例

  C.艳慕 烦扰 首例 D.艳慕 烦恼 先例

  (艳慕:很羡慕。 "向往"与理想境界有关。 烦扰:有麻烦、打扰之意。 先例:指过去的事。)<, /SPAN>

  2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1)上级既然下达了这项任务,虽然时间紧,我们也只能__为之。

  (2)老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叶落要归根,那__他乡的滋味实在不好受呀!"

  (3)民族区域__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A. 勉力 作客 自治 B.勉励 作客 自制

  C.勉力 做客 自制 D.勉励 做客 自治

  (勉力:努力。 勉励:劝人努力。 作客:寄居在别处。 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自制:克制自己。 自治:民族、团体、地区等除了受所隶属的国家、政府或上级单位领导外,对自己的事务行使一定的权力。)

  2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D )

  (1)价值最初是在商品交换中__出来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2)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去__,而应重在感受和体验。

  (3)没有__过人生的苦辣,又怎能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

  A.概括 推敲 体察 B.抽象 推求 体验

  C.概括 推敲 体会 D.抽象 推求 体味

  (抽象:指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概括: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 推求:指根据已知的条件或因素探索(道理、意图等)。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体察:指体验观察。 体验:指用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 体会:指体验领会。 体味:指仔细体会。)

  25、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D )

  (1)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__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仍然存在。

  (2)人口多,资源少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成为__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3)学习古诗词,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背诵,使自己__受用不尽。

  (4)有的教师还运用音乐帮助学生作文,借以__学生的想象和思维,收到良好的效果。

  A. 法治 限制 终生 激励 B.法治 制约 终生 激励

  C. 法制 限制 终身 激发 D. 法制 制约 终身 激发

  (法治:依法治理国家。 法制:法制制度。 限制:规定范围,不许超过。

  制约:指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以另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那么,前者就受到后者的制约。 "终生"和"终身"都是一生,前者多就事业说,后者多就切身的事说。 激励:激发鼓励,范围较宽。 激发:刺激使奋发,范围较窄。)

  2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

  (1)冷战后,美国不断以各种名义动用军事力量干涉别国事务,__成了世界警察。

  (2)去年,中国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及国内特大洪涝灾害的双重影响,形势十分__。

  (3)书是__人类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4)10万元年薪聘教授,148个特聘教授职位__。

  A. 居然 严峻 启迪 虚席以待 B. 俨然 严峻 开启 虚席以待

  C.居然 严厉 开启 虚左以待 D.俨然 严厉 启迪 虚左以待

  (俨然:形容很像。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严峻"是形容形势的,而"严厉"是形容态度的。)

  2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D )

  (1)图书市场上部分作品从内容、写作手法到包装、宣传都极力媚俗,为文学界乃至许多读者所__。

  (2)产品销售额一落干丈,形势的__迫使他必须当机立断,停止生产。

  (3)如果人类历史的行程也遵循一条自然而又必然的规律,那么这个问题是可以解答的,是可以__的。

  A.不耻 剧变 预示 B. 不耻 巨变 预见

  C. 不齿 巨变 预示 D 不齿 剧变 预见

  (不齿:意为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剧变:意为剧烈的变化。 预示:是应带宾语,用在这里不通。)

  28、填入下面这段文字中横线上的词,正确的一组是( A )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__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__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__时,就可能__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A. 关注 体验 撞击 诱发 B.关心 经历 撞击 导致

  C 关注 体验 冲突 导致 D. 关心 经历 冲突 诱发

  ("关注"要比"关心"进一层,语意较重。 "撞击"和"冲突"都反映双方互有矛盾,不过,"撞击"较为猛烈。)

  2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D)

  (1)美国微软集团败诉,国际金融机构迅速作出 ,比尔·盖茨一度陷入困境。

  (2)在过短的时间之内获得了过大的成功,这却使李自成以下如牛金星、刘宗敏之流,似乎都__在这胜利之中去了。

  (3)"哀莫大于心死",所谓心死就是对于人生世相失去 和留恋,就是对生活也就失去了兴趣。

  A.反应 沉醉 解释 B.反映 沉沦 解释

  C.反映 沉沦 解悟 D.反应 沉醉 解悟

  (沉沦:陷入[疾病、厄运之中或罪恶的、困苦的境界];指死亡 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解悟:由不了解到了解)

  30、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是( C )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_______,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人类有一种内在的倾向,只愿照感官所感知的程度来认识真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这道_______打破了。

  (3) 这几个犯罪嫌疑人虽拒不交待问题,但从他们的__看,心里有鬼还是可以肯定的。

  A成规 阻碍 行迹 B陈规 障碍 形迹

  C成规 阻碍 形迹 D陈规 障碍 行迹

  (阻碍:阻力,障碍;起阻碍作用的事物 障碍:阻挡前进的东西;阻挡,使不能顺利通过 行迹:行动所留下的迹象 形迹:人的举动和神色)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2008年公考言语理解词语运用与选择考前预测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