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第二阶段:例题2

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第二阶段:例题2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9-25

  3.如何理解实体现金流量不包括财务风险,而股权现金流量包括财务风险。
  【解答】实体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债权现金流量, 计算实体现金流量时,认为债权人也是投资者,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与股东投入的资金没有任何差别。对于同一个项目而言,不管筹资方式如何,由于投入的资金总量相同,因此,实体现金流量一定相同,与筹资方式无关。或者说,当债权人现金流量增加时,股权现金流量会等额减少,实体现金流量不变。所以,实体现金流量不包括财务风险,而股权现金流量包括财务风险。
  【点评】对于该问题,可以结合第十章的内容理解,股权现金流量与实体现金流量的区别,是它需要再扣除与债务相联系的现金流量。(参见教材276页)

 

  4.请从理论上解释随着付息频率的加快,折价发行的债券价值逐渐降低,溢价发行的债券价值逐渐升高;平价发行的债券价值不变。
  【解答】对于分期付息的债券而言,如果“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则债券的价值=债券的面值;其中,票面实际利率=(1+票面利率/m)m-1,必要实际报酬率=(1+必要报酬率/m)m-1,“m”表示的是每年付息次数,即付息频率。
  (1)对于平价发行的债券而言,票面利率=必要报酬率,因此,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所以,付息频率的变化不会影响债券价值,债券价值一直等于债券面值;
  (2)对于溢价发行的债券而言,票面利率>必要报酬率,因此,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1,并且,付息频率越高,“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的数值越大,所以,债券价值越来越高于债券面值,债券价值越来越高;
  (3)对于折价发行的债券而言,票面利率<必要报酬率,因此,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1,并且,付息频率越高,“票面实际利率/必要实际报酬率”的数值越小,所以,债券价值越来越低于债券面值,债券价值越来越低。

 

  5.如何确定“d0”和“d1”?
  【答复】 注意:
  (1)“d0”的常见说法有:“上年的股利”、“刚刚发放的股利”、“本年发放的股利”、“当前的每股股利”;
  (2)“d1”的常见说法有:“预计要发放的股利(如预计的本年股利)”、“第一年的股利”、“一年后的股利”;
  (3)“d0”和“d1”的本质区别是,与“d0”对应的股利“已经收到”,而与“d1”对应的股利“还未收到”。

 

  6.这个说法是否正确:计算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时,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以稳定状态的第一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另一种方法是以稳定状态的前一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虽然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但是最后计算得出的实体价值或股权价值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解答】这个说法正确。做题时不必刻意区分,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使用,考试时不会因为方法的不同而丢分。举例说明:
  假设甲公司的有关资料预计如下: 单位:万元
年 度
2006
2007
2008
实体现金流量
80
90
100
股权现金流量
60
70
80
加权资本成本
10%
8%
12%
股权资本成本
14%
12%
16%
  预计从2009年开始进入稳定状态,现金流量增长率稳定在6%,加权资本成本和权资本成本均保持不变。
  要求:计算企业在2005年末的实体价值和股权价值(计算结果取整数)。
  答案:(1)计算实体价值
  先确定各年的折现系数:
  2006年的折现系数=1/(1+10%)=0.9091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10%)×(1+8%)]=2006年的折现系数/(1+8%)=0.8418
  2008年的折现系数=1/[(1+10%)×(1+8%)×(1+12%)]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2%)=0.7516
  方法1:以2009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100×(1+6%)/(12%-6%)×0.7516=1327.3(万元)
  实体价值=80×0.9091+90×0.8418+100×0.7516+100×(1+6%)/(12%-6%)×0.7516
  =1551(万元)
  方法2:以2008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100/(12%-6%)×0.8418=103(万元)
  实体价值=80×0.9091+90×0.8418+100/(12%-6%)×0.8418=1551(万元)
  (2)计算股权价值
  先确定各年的折现系数:
  2006年的折现系数=1/(1+14%)=0.8772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14%)×(1+12%)]=2006年的折现系数/(1+12%)=0.7832
  2008年的折现系数=1/[(1+14%)×(1+12%)×(1+16%)]
  =2007年的折现系数/(1+16%)=0.6752
  方法1:以2009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80×(1+6%)/(16%-6%)×0.6752=572.57(万元)
  股权价值=60×0.8772+70×0.7832+80×0.6752+572.57=734(万元)
  方法2:以2008年作为后续期第一期
  后续期现金流量现值=80/(16%-6%)×0.7832=626.56(万元)
  股权价值=60×0.8772+70×0.7832+626.56=734(万元)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最后计算结果一致。
  下面以实体价值的计算为例从理论上进行推导:
  方法1中,实体价值
  =2006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7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8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9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方法2中,实体价值
  =2006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7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8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而:
  2008年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9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2008年及以后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所以,两种方法的最后计算结果一定相同。
  推导如下:
  100×0.7516+100×(1+6%)/(12%-6%)×0.7516
  =100×0.8418/(1+12%)+100×(1+6%)/(12%-6%)×0.8418/(1+12%)
  =100/(12%-6%)×0.8418/(1+12%)×[(12%-6%)+(1+6%)]
  =100/(12%-6%)×[0.8418/(1+12%)]×(1+12%)
  =100/(12%-6%)×0.8418
  由此可知:
  方法1的实体价值计算公式与方法2的实体价值公式实际上是一致的。股权价值的原理是一样的。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注会《财务成本管理》第二阶段:例题2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EMBA听课笔记 (2008-9-24)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