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程项目管理》辅导资料(一)

《工程项目管理》辅导资料(一)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8-27

  (3)成本计划的效益指标,如工程项目成本降低额:

  a、设计预算成本计划降低额=设计预算总成本一计划总成本;

  b、责任目标成本计划降低额=责任目标总成本一计划总成本。

  3、按工程量清单列出的单位工程计划成本汇总表。

  4、按成本性质划分的单位工程成本汇总表,根据清单项目的造价分析,分别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企业管理费和税费进行汇总,形成单位工程成本计划表。

  成本计划应在项目实施方案确定和不断优化的前提下进行编制,因为不同的实施方案将导致直接工程费、措施费和企业管理费的差异。成本计划的编制是施工成本预控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在工程开工前编制完成,以便将计划成本目标分解落实,为各项成本的执行提供明确的目标、控制手段和管理措施。

  三、施工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标准,计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进而采取多种措施,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应贯穿于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施工成本控制可分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需按动态控制原理对实际施工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合同文件和成本计划是成本控制的目标,进度报告和工程变更与索赔资料是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动态资料。

  成本控制的程序体现了动态跟踪控制的原理。成本控制报告可单独编制,也可以根据需要与进度、质量、安全和其他进展报告结合,提出综合进展报告。

  成本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1、要按照计划成本目标值来控制生产要素的采购价格,并认真做好材料、设备进场数量和质量的检查、验收与保管;

  2、要控制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和消耗定额,如任务单管理、限额领料、验收报告审核等,同时要做好不可预见成本风险的分析和预控,包括编制相应的应急措施等;

  3、控制影响效率和消耗量的其他因素(如工程变更等)所引起的成本增加;

  4、把施工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与对项目管理者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以增强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和控制能力;

  5、承包人必须有一套健全的项目财务管理制度,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和费用的结算支付进行审核、审批,使其成为施工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四、施工成本核算

  施工成本核算包括两个基本环节:

  一是按照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

  二是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施工成本管理需要正确及时地核算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各种成本信息,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各个环节的依据。

  施工成本一般以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但也可以按照承包工程项目的规模、工期、结构类型、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等情况,结合成本管理要求,灵活划分成本核算对象。施工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包括:

  1、人工费核算;

  2,材料费核算;

  3、周转材料费核算;

  4、结构件费核算;

  5、机械使用费核算;

  6、措施费核算

  7、分包工程成本核算;

  8、间接费核算;

  9、项目月度施工成本报告编制。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工程项目管理》辅导资料(一)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