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阳 理 工 大 学
2008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
招 生 简 章
沈阳理工大学始建于1948年,原名为沈阳工业学院,曾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划归辽宁省管理,实行省部共建。2004年5月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由浑南主校区、抚顺校区、科技园、铁岭靶场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897亩,校舍建筑面积42.7万平方米,其中主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高新区风景秀丽的浑河南岸,校园内建筑气势恢宏,庄重典雅,环境清新宜人,是一所生态化、数字化、现代化的大学园区。
经过六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沈阳理工大学已成为一所立足辽宁、面向世界、以理工为主,理、工、文、管、经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以工程教育与工程训练相结合为培养特色,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学校设有16个学院,即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装备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防教育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研究生学院。1个教学部,即体育部。学校设有41个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有2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工程硕士领域。有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一个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一个国家863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093人,其中专任教师1005人,研究生导师20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副教授384人,研究生毕业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50%以上。
优良的师资、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国内众多莘莘学子。现有各类学生31257人,其中硕士生737人、本科生15005人(不含三本),继续教育学生6976人,外国留学生52人,抚顺校区本专科学生9361人。建校60年来,沈阳理工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70000余人。
学校拥有一批颇具实力的科研机构及技术开发基地,其中包括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辽宁省兵器科学技术中心、辽宁省先进生产力促进中心、辽宁省高速切削工程研究中心、通讯与网络工程中心、“弹药研究所”等20个国家、省、市、校级科研机构及1个市级大学科学园。学校以此为依托,形成了众多学科门类、多专业联合攻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同步协调发展的科研格局。学校研制开发的条形码、飞锯机、大型螺旋活套等国家级新产品、火炬计划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享有进出口贸易权,是沈阳市“火炬型科研院校” 。
走过六十年风雨历程,沈阳理工大学意气风发,风华正茂。面向新世纪,沈理工人豪情满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的省内一流大学。
一、报考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
1、2005年7月3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
2、2004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
报考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的,需在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二、招生的工程领域
招生领域代码 |
招生领域名称 |
430102 |
机械工程 |
430105 |
材料工程(化工环境) |
430111 |
控制工程 |
430112 |
计算机技术 |
430126 |
兵器工程 |
注:应用化学可挂靠在材料工程领域招生
三、招生计划
2008年我校招生名额不受限制,学校可自行确定各工程领域的招生名额。
四、考生报名
1.考生在报考前对自己进行资格自审,认真阅读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如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报名参加了考试,我校也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2.报名方法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即报考者在规定的网报时间内,通过互联网登录有关省级主管部门指定网站,按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考生网上报名成功,系统将自动生成《2008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审查表》;然后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内,到指定现场照相、确认报名信息。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相关材料证明其符合报考有关学位类别的条件,同时现场打印资格审查表并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不得更改,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上、中旬。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6月30日前公布网报具体时间和网址。(请登陆中心网址http//www.cdgdc.edu.cn
/zz08.html查询)
3.网上报名后请于7月18日至21日到我校研究生学院现场交报名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考生到现场照相、确认报名信息时须持本人身份证(军官证)、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及网报生成的《2008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并贴二寸免冠照片一张,交研究生学院。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未到现场确认报名信息者,网上报名无效。
报考者仔细核对现场确认时当场打印的“资格审查表”和“报名登记表”,确认无误后,在“诚信承诺书”栏签名确认。考生须将现场打印的资格审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于现场确认一周后交研究生学院。
4.考生一般应在辽宁省参加报名和考试。如有特殊情况要求申请在工作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报名、考试的,须经我校同意。考生本人到考试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指定的报名点报名,报名时间以辽宁省招办规定时间为准。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工程硕士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考生取得的“GCT”成绩有效期暂定两年)。工程硕士入学考试全国联考的时间为2008年10月26日。
第二阶段,达到我校相应专业学位规定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的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到我校申请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应专业学位的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考试时间暂定为12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我校接受持有2007年“GCT”有效成绩的考生报名。持有2007年“GCT”有效成绩的考生必须参加我校组织的第二阶段专业考试和相关测试。
六、录取
学校根据考生的“GCT-ME”成绩和综合测试结果,综合择优录取。
注:录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超过本校当年录取总人数的10%。
八、培养方式
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将根据培养目标,并充分考虑推荐单位的需要,由有关单位协商确定。课程结束后,可转入论文阶段。学制3-5年,其中在校本部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九、参考书目
1.全国联考参考书目
《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2005年版)(科技文献出版社)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教程》 (英语)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教程》 (数学)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教程》 (语文)
《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教程》 (逻辑)
2.专业课考试参考书目
工程领域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机械工程 |
电子技术或 机械设计 |
《电工学》(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秦增煌编 《机械设计》 东北大学出版社 孔志礼编 |
材料工程 |
金属学及热处理或 无机化学 |
《金属学及热处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崔忠圻编 《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连理工无机化学教研室编 |
控制工程 |
自动控制原理 |
《自动控制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建辉编 |
计算机技术 |
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 屠祈、屠立德编(第三版) |
兵器工程 |
弹药学 |
《弹药学》 国防工业出版社 于骐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