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二)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二)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5-22

 [发愤·奋发]
发愤——侧重强调内心下决心,立大志,努力奋斗。如:他立志发愤读书,考上全国一流大学。
奋发——侧重强调精神状态的饱满、振作,努力奋斗。如:青年一代有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
[反应·反映]
反应——名词,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如:反应十分强烈。
反映——动词,把客观情况告知上级或有关部门。如:把情况反映到县里。
[妨碍·妨害]
妨碍——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如:妨碍交通。
妨害——着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如:妨害健康。
[分辩·分辨]
分辩——解释清楚理由。
分辨——区分,辨别差别。
[肤浅·浮浅]
肤浅——局限于表面,常指学识浅薄、理解不深不透等。
浮浅——浮在表面,指认识浅薄,不扎实。
[抚养·扶养]
抚养——兼指保护、教养和供养,一般指长辈对子女或晚辈的保护和教养。
扶养——指帮助、扶助、养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
[赋予·付与]
赋予——上对下或组织对个人,有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色.涉及对象多为重大任务、使命等。如:历史赋予的重任
付与——交接双方无上下之分,通用语体色彩,涉及对象多为具体事物。如:付与对方十万元现款。
[富余·富裕]
富余——动词,指把东西剩下来。
富裕——形容词,指东西多,手头宽裕。
[竿子·杆子]
竿子——竹竿,截取竹子的主干而成。如:钓竿/百尺竿头。
杆子一有一定用途的细长木头或类似的东西。如:电线杆子。
[勾通·沟通]
勾通——暗中串通、勾结,含贬义。如:勾通日寇,背叛祖国。
沟通——使双方相通,中性词。如:沟通文化。
[贯串·贯穿]
贯串——用于抽象事物。如:贯串着革命精神。
贯穿——对象可以是抽象事物,也可以是具体事物。如:条公路贯穿本省十几个县。
[国事·国是]
国事——国家政事。如:莫谈国事。
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
[过度·过渡]
过度——形容词,指超过适当的限度。
过渡——动词,指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转入另一个阶段。
[赶快·连忙]
二者都有时间急迫的意思,都是副词。其区别是: “赶快”形容急迫地要去完成一件事,多用于时间方面,如这是封加急信件,得赶快送到他们那里去”。“连忙”则形容急迫的状态,一般用于动作方面,如“一见同学们走过来,王老师连忙打招呼”。
[格外·分外]
二者都有特别突出的意思,都是副词。其区别是: “格外”是说程度高,超乎寻常,有特别的意思,如“他学习成绩格外好”;“分外”指本分之外,即一般范围之外,超出了平常
它和“格外”是等义词,不过“格外”更接近口语,“分外”多用于书面语,如“瀑布也似乎分外响了”。
[果然·居然·竟然J
三者都是副词,经常用作状语,都表明预想和结果的关系。其区别是:
“果然”含有表示结果和预想一致,含有真的、果真如此的意思,如“等到第二天早晨,山头上的云雾果然消散了”。
“居然”表示结果和预想的相反,含有没有料到真会是这样的意思,如“现在居然有了一头牦牛,怎么不叫人高兴呢!”。
“竟然”也表示结果和预期的相反,多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常用于假设句,语气较重,如“为了种出不落桃的棉花,他竟然遭受到那么残酷的迫害,经历了那么严重的斗争”。
总之,主观愿望与结果一致的用“果然”,主观愿望与结果不一致的用“居然”和“竟然”。
[洪大·宏大]
洪大——主要形容声音大。如:洪大的涛声。
宏大——宏伟,巨大。可形容气势、规模、志向、理想等。如:规模宏大。
[化妆·化装]
化妆——用脂粉之类使容貌美丽。如:中学生是不允许化妆的。
化装——①演员修饰容貌。如:化装师。②假扮。如:他化装成敌特工人员。
[何曾·何尝]
都是副词。“何曾”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发生,如“我何曾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何尝”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非,如“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时间罢了”。
[何必·何苦]
都是副词。“何必”用反问的语气来表示不必要,如“你何必跟他过不去”。“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如“你何苦为他们愁这愁那,孩子大了,路让他们自己去走吧”。
[或·并·而·与]
这四个词都是连词。其区别是:
“并”和“而”是连接动词、形容词或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词组的。“而”可以连接词、词组、分句,甚至上下两段。它可以表示并列、转折、顺承、偏正等各种关系。
“与”和“或”能够连接各类词或各类词组。“与”语气色彩比较庄重,所表示的是并列关系,如“欲与天公试比高”。“或”所表示的是选择关系。
[忽然·突然·猛然]
这三个词都作状语,位置可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也可以在句子前头,指动作变化快,出乎意料,有时可以互相替换。其区别是:
“忽然”指时间短促;“突然”有突如其来的意思,有时可以用程度副词修饰;“猛然”指来势凶猛,猛烈。
[或者·还是]
二者都表示数(或二)者择一,都是连词。其区别是:
“或者”只表示选择,不表示疑问,如“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还是”含有疑问的口气,可用在问句中,也可以用在非问句中,往往表示作者已选定的语气,还可以指没有变化、照旧等语气,如“白杨在迎风呼号,那是为老汉在呜咽,还是为这不平在愤怒?” “不论是月白风清,还是九级风浪的夜里,他们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宽阔的海域”。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近义词辨析(二)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雅思新手指南 (2008-6-16)
·报名前的准备 (2008-6-16)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