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职业生涯管理
1、职业生涯:又称职业发展,是一个人从首次参加工作开始的一生中所有的工作活动与工作经历,按编年的顺序串接组成的整个过程。
职业生涯管理:将个人职业需求与组织目标和组织需要相联系而作出的有计划的努力。
1)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萨柏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成长阶段(出生-14岁);探索阶段(15-24岁);确立阶段(25-44岁);维持阶段(45-65岁);职业衰退阶段(65岁以后)。
戴尔通和汤普生的理论:将职业生涯划分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
施恩 的理论:把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九个阶段。
职业选择理论
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了解自己;了解成功所需的条件;将上述两条件匹配。
霍兰德的人职互择理论:将人划分6种类型,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管理型和常规型。该理论实质在于劳动者与职业互相适应。
弗罗姆的择业动机理论:择业动机=职业效价×职业获得概率
施恩的职业锚理论:职业锚指一个人不得不做出职业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即个人稳定的职业贡献区和成长区。职业锚可分为:技术型、管理型、创造型、自主与独立型、安全型。
第五节 个人职业管理
1、个人职业生涯管理的过程
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员工为了满足自己发展的要求,根据处人特征和需求,寻求职业自我完善的过程。
自我职业探索、确定职业目标、确定发展规划、采取实际行动四个过程。
2、了解自我
职业自我:与职业选择有关的个性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潜能等。
心理测量:职业价值观测验、职业兴趣和职业人格的测试、职业能力测试。
其他的了解自我的方法: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将是什么样子?你的理想工作?目标 导向职业生涯。
3、了解职业
职业信息查询、职业信息访谈。
4、职业选择
1)职业选择的过程:设定职业目标;实施选择过程;职业导航器调查;进行职业选择。
2)职业技能训练:寻求职位空缺;简历和求职信的写作技巧;面试技能训练。
5、生涯规划
1)了解环境和自我,确认生涯发展的机会;
2)选择目标,并做好目标的沟通工作;
3)确立发展行动的策略;
4)按目标逐步执行实现;
5)评价发展计划。[本文共有 4 页,当前是第 3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