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www.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4-9
2006年12月1日,全省农村青年创业成果展在徐州市举办,徐州市广大农村青年开展个人创业的成功范例,给参加全省“青春建功行动”推进大会的200多名各地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外出学技术 回乡来创业
成果展上,一幅幅制作精美的麦秆画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而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就是一名普通的外出打工农民。
28岁的丰县王沟镇农民刘尊龙,两年前在上海打工时学得这手绝活。他回到家乡,创办了自己的麦秆画艺术品制作公司。现在,他的企业每年销售额达200多万元,产品远销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等国。
提起创业经历,刘尊龙不无感慨:“有些农村青年在外打工,认为一个月能挣到1000多元钱就满足了。我觉得咱农民在外打工不能只出卖体力,还要想着能学到他们的技术,回乡创业才是目标。”
个人创业 舞台广阔
农民胡增海现在是徐州市一家豆制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的企业生产的素火腿系列豆制品被评为“徐州名小吃”、“徐州名特旅游商品”。
胡增海说,加快新农村建设,给我们在农村开展个人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目前,徐州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项目:新沂小磨香油、捆香蹄,邳州大蒜,丰县苹果,沛县狗肉……虽种类繁多,但深加工程度还不够。谁能从中发现机遇,谁就能赢得第一桶金。
“三结合模式” 助青年创业
徐州各地组织“创业导师团、技术服务专家团”深入农村,对农村青年开展技术培训,培养“懂科技、善经营、能创业”的青年农业科技队伍。2006年以来,在徐州市36家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已成功培养出3万多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他们创办的中小企业带动更多的农村青年就业。
依托全市48家农村青年职业培训学校,徐州摸索出“创业培训和就业安置结合,免费培训和带薪实践结合,素质教育和项目训练相结合”的三结合培训模式,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以贾汪区青年职业培训中心为前身的江北青年职业技术学校,就是三结合模式的范例。学校成立3年来,已培训4000余名农村青年,现有600名已走向社会,被安置到上海宝钢、杭州松下等大型企业工作,月平均工资达到1500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