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柳宗元的《寓言二则》在总体上共同所用的基本表现方法是()。
A.对比
B.类比
C.反衬
D.比拟
7.杜牧《江南春》中,与“南朝四百八十寺”相接的一句是()。
A.水村山郭酒旗风
B.乌衣巷口夕阳斜
C.长安不见使人愁
D.多少楼台烟雨中
8.唐代新乐府运行的主要倡导者是()。
A.杜甫
B.杜牧
C.白居易
D.刘禹锡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论气节》一文指出:气是_________,节是有所不为。
2.《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中,作者在阐明自己的观点时,主要采用了________法。
3.《苏州园林》一文中说苏州园林“没有修剪得象宝塔那样的松柏”,这是运用了________说明方法。
4.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________、结果。
5.张继《枫桥液泊》写景:“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仇眠”。
6.《游子吟》中歌颂母爱的诗句是: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
7.陆游《书愤》企盼有诸葛亮那样的人物出来兴师北伐:“出师一表真名世,
__________。”
8《望海潮》中写杭州“形胜”:云树绕堤沙,_________无堑无涯。
四、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8分。)
1.学而进习之,不亦说乎
说:
2.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迁士大夫而已。
非特:
3.简能而任之一
简:
4.转地狱为天堂,直指顾间事矣。
直:
5.相如奉玉璧奏秦王
奉:
6.人或怜之,为去其负
负:
7.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
之先:
8.惟大辟可要,然犹质其首。
质其首:
五、问答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驳斥对方?其效果如何?
2.《统筹方法平话引子》一文举泡茶喝为例来说明复杂的科学道理,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哭小弟》一文中,作者着意抄写了周围同志赞扬小弟的信,这是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4《毛颖传》中毛笔暗示了什么?
六、简析题(第1题8分,第2题7分,第3题8分,共23分)
1.阅读《散文创作谈》中的一段文字:
中国是一个散文传统深厚的国度。先秦诸子,在思想和文采上各逞雄长、庄周、荀况、李斯、韩非这些人不仅是思想家,也都是散文家,现代的贾谊、司马迁、王充、诸葛亮等人,不仅是政治家或历史学家,也都是散文家。他们的文章富有形象的特征,“笔锋常带感情”。唐宋的时候,散文就更加发扬光大、蔚为宏观了,因而有了什么“唐宋八大家”之类。
(1)本段话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2.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了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1)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来叙事的?
(2)这里写到了元旦与除夕的光景有何不同?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除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