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咬文嚼字》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推敲文字是为了语句通顺;B.文学的文字具有联想意义;C.必须“惟陈言之务去” D.无论阅读与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下列作家属于桐城派创始人的是( )A.张岱B.韩愈 C.方苞 D.柳宗元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4.<<菊花>>介绍<<聊斋>>中黄英的故事,是为了( )A.增加阅读趣味 B.说明菊花品种丰富 C.为介绍“醉陶”新品种 D.说明菊花是人格的象征
5.<<论“费厄波赖”应该缓行>>是由于( )的文章引起A.胡适B.周作人 C.林语堂 D.陈西滢
6.下列作家中,与韩愈同属于古文运动倡导者的有( )A.魏征B.白居易 C.柳宗元 D.苏轼
7.<<古诗十九首>>产生在( )A.东汉末年B.南朝梁代 C.唐代 D.宋代
8.解说事物发展、变化的经过,介绍生产过程、人物的经历等,多用(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D.认识顺序
9.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作家是( )A.王昌龄B.陶渊明 C.王维D.杜甫
10.《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A.完全归纳法 B.归纳法 C.演绎法 D.比较法
11.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中对除夕,正月十五的描写属于( )A.自然景物描写 B.场面描写 C.记游描写 D.记事描写
12.运用了象征手法的文章是( )A.《箱子岩》 B.《都江堰》 C.《哭小弟》 D.《我与地坛》
13.《沁园春 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所用的手法是( )A.比喻 B.夸张 C.比拟 D.象征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对比 C.对偶 D.比喻
15.符合课文意思的话是( )A.对于杨志,我们鄙薄其为人; B.对于林冲,我们除了赞叹,别无可言;C.对于鲁达,深惜其认识不够; D.杨志故事的高潮在最后
16.《狱中杂记》描写的是( )监狱腐败。A.五城御史司坊 B.京兆狱 C.刑部狱 D.九门提督
17.《迢迢牵牛星》最主要运用的手法是( )A.比喻 B.比较 C.比兴 D.象征
18.《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是指( )A.诸葛亮 B.李广 C.李世民 D.王昌龄
19.《武陵春》“欲语泪先流”属于( )A.借景抒情 B.借事抒情 C.借理抒情 D.借外在举止抒情
20.《白丝翎羽丹砂顶》讲述鹤跹徙的古书是( )A.《山家清事》B.《花镜》 C.《风土记》 D.《左传》
二、多项选择题。
1.(一)下列议论文中,以驳论见长的有( )A.论语B.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C.谏太宗十思疏D.朋党论 E.答司马谏议书
2.苏轼词的主要内容包括( )A.怀古B.感旧 C.说理 D.记游 E.抒写身世之感
3.<<迢迢牵牛星>>是一首( )A.五言诗 B.爱情诗 C.近体诗 D.抒情诗 E.叙事诗
4.<<追悼志摩>>是一篇( )A.追悼性写人散文 B.第一人称散文 C.记事散文 D.写景散文E.第三人称
5.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有( )A.廉颇蔺相如列传B.箱子岩C.柳敬亭说书D.毛颖传E.北京的春节
6.<<朋党论>>全篇对比,体现在以下方面,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 )A.性质对比 B.历史作用对比 C.经济地位对比 D.人君对其态度对比 E.社会影响对比
7.<<书愤>>抒发的感情有( )A.壮志未酬 B.时光虚抛 C.对南宋投降派的斥责D.对诸葛亮这样人物的企盼 E.对自身经历的概括
8.下列句子中“以”可译为“用”“拿”的有( )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相如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C.盖以律非故杀D.分人以财谓之惠 E.以勇气闻于诸侯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