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解释下列各句中画横线词语的意义。
26.踵门而告文公曰……
踵:
27.简能而任之。
简能:
28.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
生理:
29.倾耳听之,彼方掉舌。
掉舌:
30.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亘古: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阅读《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一段文字: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请回答:
(1)指出这段文字所证明的观点。
(2)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作者用木茂须固本、流水须浚源比喻什么?
32.阅读《哭小弟》中的一段文字:
我面前摆着一张名片,是小弟前年出国考察时用的。名片依旧,小弟却再也不能用它了。
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但是现在怎么能轮得到小弟!他刚五十岁,正是精力充沛,积累了丰富的学识经验、大有作为的时候。有多少事等他去做呵!医院发现他的肿瘤已相当大,需要立即做手术,他还要去参加一个技术讨论会,问能不能开完会再来。他在手术后休养期间,仍在看研究所里的科研论文,还做些小翻译。直到卧床不起,他手边还留着几份国际航空材料,总是“想再看看”。他也并不全想的是工作。已是滴水不进时,他忽然说想吃虾,要对虾。他想活,他想活下去呵!
请回答:
(1)从这段文字看,小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2)从这段文字看,作者为什么“哭小弟”?
(3)本文的这段开头采用了哪种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33.阅读巴金《秋夜》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他一点也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他坐在椅子上,好像从他身上散发出来一股一股的热气。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
(1)这里的“他”指的是谁?
(2)为什么“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
(3)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艺术效果?
五、作文(30分)
34.请以《“谈习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B 3.B 4.B 5.B 6.B 7.C 8.C 9.C 10.A
11.A 12.C 13.D 14.A 15.D 16.A 17.C 18.B 19.C 2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ABC 22.AC 23.ACE 24.CD 25.AC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踵:走到。
27.简能:挑选有才能的人。
28.生理:活着的道理。
29.掉舌:动口。
30.亘古:从古到今。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1)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国君必须努力积聚德义。
(2)对比论证方法。
(3)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努力积聚德义。
32.(1)无私奉献,热爱生活。
(2)痛悼中年知识分子的早逝,希望他们的命运能有所改变。
(3)倒叙。适应了作者强烈抒发悲悼、怀念之情的需要。
33.(1)这里的“他”是指鲁迅先生。
(2)因为鲁迅先生总是满腔热情地鼓励、安慰、帮助和关怀青年,所以作者巴金觉得屋子里越来越温暖了。
(3)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突出了鲁迅的高尚品格,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效果。
五、作文(30分)
3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