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解释下列各句中画横线词语的意义。
26.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则:
2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下百川:
28.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竟酒:
29.聚其族而加束缚焉。
束缚:
30.行文方面,竭尽腾挪跌宕的能事。
腾挪跌宕: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阅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一段文字: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关起门有两种,一种是对国外;还有一种是对国内,就是一个地区对另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对另外一个部门。两种关门都不行。我们提出要发展得快一点,太快不切合实际,要尽可能快一点,这就要求对内把经济搞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
请回答:
(1)这段话论述了一个什么问题?
(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这段话中例举了三十几年闭关自守的反面教训,这属于哪一类论据?
32.阅读《秋夜》中的一段文字:
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
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
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的心。
请回答:
(1)作者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秋夜的梦?
(2)作者怎么会说在书上看到了鲁迅发光的燃烧的心?这颗发光的燃烧的心象征着什么?
(3)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3.阅读茅盾《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仍以林冲等三人为例,这三个人物出场的当儿,都是在别人事件的中间骤然出现的;……这三个人物出场之时,除了简短的容貌描写而外,别无一言介绍他们的身世,自然更无一言叙述他们的品性了;所有他们的身世和品性都是在他们的后来的行动中逐渐点明,直到他们的主要故事完了的时候,我们这才全部认清了他们的身世和性格。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最初我们只看到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然后又看清了他是肥是瘦,然后又看清了他是方脸或圆脸,最后,这才看清了他的眉目乃至声音笑貌:这时候,我们算把他全部看清了。
(1)这段话分哪几个层次?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这段话证明了什么论点?
(3)“仍以林冲等三人为例”和“这就好比一人远远而来”分别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五、作文(30分)
34.请以《勤能补拙》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