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一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竺可桢说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时,运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3.在《追悼志摩》一文中,作者引用志摩的诗句“我攀登了万仞的高冈”比喻什么?
4.张岱《柳敬亭说书》一文先写柳敬亭外貌丑陋,后写他说书技艺高超,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六、简析题(每小题8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7分,共21分)
1.阅读《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中的一段文字
《水浒》从这三个人的不同的遭遇中刻画了三个人的性格。不但如此,《水浒》又从这三个人的不同的思想意识上表示出三个人之不同遭遇的必然性。杨志一心想做宫,“博个封妻荫子”,结果是赔尽小心,依然落得无处容身。只有生鲁达,一无顾虑,敢作敢为,也就不曾吃过亏。对于杨志,我们虽可怜其遭遇,却鄙薄其为人;对于林冲,我们既寄以满腔的同情,却又深惜其认识不够;对于鲁达,我们却除了赞叹,别无可言。《水浒》就是这样通过了绚烂的形象使我们对于这三个人发生了不同的感情。
请回答:
A.“不但如此”的“如此”指什么?
B.这段文字论证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C.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阅读《哭小弟》中的一段文字:
父亲为他写了挽联:“是好党员,是好干部,壮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我那唯一的弟弟,永远地离去了。
请回答:
A.这里写到的“父亲”是指谁?
B.“娴”是什么意思?
C.“洒泪岂只为家痛”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阅读《哀溺文序》中的一段文字:
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请回答:
A.这段文字表现了“一氓”什么样的思想特征?
B.文中对“一氓”的正面描写,是从哪几方面着笔的?
C.“一氓”平素“善游最”,对他今日的“尽力而不能寻常”,起到了什么作用?
七、作文(40分)
以《心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1000字。
[本文共有 5 页,当前是第 4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