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多行不义必自毙”指的是 ( )
A.郑武公 B.郑庄公
C.共叔段 D.姜氏
2.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一文的动人力量主要来自 ( )
A.作者的真挚感情 B.文章结构的巧妙安排
C.选择材料的丰富 D.语言的简洁
3.在《选择与安排》中,作者用“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作喻来说明 ( )
A.安排材料要顾全大局 B.选择材料要抓住主旨、切中要害
C.安排结构要周密、严谨 D.提炼主题要正确、新颖
4.培根在他的《论学问》一文中,认为读书为学的目的是 ( )
A.娱乐 B.装饰 C.增长才识 D.权衡轻重,审察事理
5.茅盾在《香市》中写重兴香市的冷落情景时,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 )
A.反衬手法 B.对应手法 C.象征手法 D.暗示手法
6.《张中丞传后叙》全文的最大特色是 ( )
A.议论与叙事并重 B.议论与描写并重
C.议论与抒情并重 D.议论与说明并重
7.在《谏逐客书》一文中,作者李斯先列举缪公广招贤才、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张仪、昭王用范雎的历史事实,然后得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结论,这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8.《故都的秋》的主旨是赞美北京的秋天,行文中却两次写到江南的秋天,这里用
的表现手法是 ( )
A.对比 B.类比 C.衬托 D.象征
9.《种树郭橐驼传》中用种树的道理来说明治民的道理,这种表现方法是 ( )
A.类比 B.对比 C.象征 D.暗示
10.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的记叙线索是 ( )
A.西山 B.宴游 C.始得 D.特立
[本文共有 6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