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
2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 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答: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
23.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动不可,写出这四处的序号。
自从 我省西部 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以来,本市各界对震灾 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累计 已逾100万元之巨。 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到了灾区。
( )( )( )( )
24.把下面的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
①不变更原意;
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
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件事。
小王说: 。
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小王说: 。
25.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3个)
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 的原因, 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 更重要的 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
① ② ③ ④ ⑤
己,受了坏人的影响, 才逐渐变坏的; 如果这个人 能把握住自己, 能抵制 多方面的
⑥ ⑦ ⑧ ⑨
各种坏的 影响,那么, 他还会变坏吗?
⑩ 11 12
删除部分: 、 、 。
26.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27.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28.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
29.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愁([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1)
(2)
30.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 同学们 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 我 歌声
31.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
(1)提示语:(数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
(2)提示语:(阅读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 。
32.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的推荐活动,请你填写下面的表格,推荐一篇课文。要求表述简明连贯,突出课文特点。
33.电台计划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时,在各条信息之间加一上些衔接的话,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请你在下面的天气信息之间,为电台设计两段这样的话。
三亚(海南) 晴 24~32℃
漠河(黑龙江) 小雪 -22 ~ 4℃
大理(云南) 多云转小雨 12 ~ 24℃
3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35.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地宫的一段报道。请将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完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无通宝铜钱。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时11分,到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动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3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 ,受上赏; ,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虽欲言,
37.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辄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衙,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固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莱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对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及声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迁,久方得反。归舟之日,装无余资。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刘裕赐车牛,更为数宅,固辞。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 辍:停止。
B.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举:推荐。
C.隐之遂清级,累迁晋陵太守 迁:升职。
D.一箧之宝,可资数世 资:积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及其执丧,哀毁过礼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B.辍餐投箸,为之悲泣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C.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饮者怀无厌之欲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它都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的一组是 ( )
①禄赐皆班亲族
②冬月无被,尝流衣,乃披絮
③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④古人云此水,一秋怀千金
⑤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⑥内外茅屋六句,不容妻子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吴隐之学识广博,为人懦雅。虽家境不富裕,但从不苟且贪财。事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尚书韩康伯之毋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
B.吴隐之为官后,清廉俭朴。为革除岭南官吏贪财积弊。朝廷任命他为广州刺史,在途经贪泉时,他赋诗言志,表明自己“终当不易心”的操守。
C.卢循侵犯南海时,吴隐之被捉,经刘裕发信要求才得以返还。回来后,居处极为简陋,但他们仍然坚决谢绝了刘裕的赏赐和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
D.吴隐之这种始终不涂的清俭操守,屡次受到褒奖赞誉以及优厚赏赐,清廉之士引为光荣,其后代也继承了他的良好作风,把廉洁谨慎奉为家法。
(5)将此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译文:
②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螯。 译文:
3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武卫将军道侠于帝,授左中郎将。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荥阳郑伟谓侠曰:“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知东就妻子,徐择木焉。”侠曰:“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遂从入关。除河北郡守,侠躬覆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井收庸为市官马。岁时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人歌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迁户部中大夫。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①,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愁泣,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侠闻之,许其自首。贵自方隐费钱五百万。侠偿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可向府耶。”所苦因此而瘳②。晋公护闻之曰:“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病症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此海公申徽并来侯侠疾,所居茅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耒粮栗莫不备足。缙绅咸以为荣。卒于位,谥曰贞。
(节选《北史·裴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