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www.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4-10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一、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单位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并对外提供的反映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单位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相关机构、单位管理人员、社会公众等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进行决策提供会计信息。 (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年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 (2)会计报表附注; (3)财务情况说明书。 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单位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真实可靠、相关可比、全面完整、编报及时、便于理解,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 二、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意义 1.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等)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将企业在一定日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进行适当分类、汇总、排列后编制而成的。 2.资产负债表的意义 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资产的构成及其状况,分析企业在某一日期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可以反映企业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分析企业目前与未来需要支付的债务数额;可以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情况,了解企业现有的投资者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份额。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从而为未来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信息。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主要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 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右方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一般按求偿权先后顺序排列。 三、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意义 1.利润表的概念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2.利润表的意义 通过利润表可以从总体上了解企业收入、成本和费用、净利润(或亏损)的实现及构成情况;同时,通过利润表提供的不同时期的比较数字(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上年数),可以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及利润的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投资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 (二)利润表的格式 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