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考前准备充分 临场应试自如(三)

考前准备充分 临场应试自如(三)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3-3
 五、(12分)
    修改下面的短文(略),完成20—22题。
    20、第一段中有两个使用不当的词语,请改正
    答案:“滥觞”改为“泛滥”和“濒于”改为“临近”

    21、第二段中有两个使用不当的成语,它们是
    答案:处心积虑、不刊之论

    22、第三段中有两处不合逻辑或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改正
    答案:(1)“要制定对策,研究问题,认清形势”改为“要认清形势,研究问题,制定对策”。(2)“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作用”改为“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标”。
在复习病文修改时,要把重点放在辨析修改词义、词类误用和辨析修改病句上。

    六、作文(60分)
题目:以“荣誉”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成人高考已经采取自拟题目的形式,在调阅试卷时,我认为大的题材,往小了拟题是一种好方法,例如:“当我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这个荣誉不是我的”、“难得的荣誉”。

    在作文这道题上,我希望考生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首先,对作文不要抱有过高的期望。作文是一道含分最高的考题,不少考生对其抱有不实际的幻想,甚至使用一些非常的手段,如押题猜宝,背育一些范文、名篇,等等。不客气地讲,这种做法无异于进行赌博。浩瀚的宇宙、复杂的人生,可写的题目千千万万,押中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届时如果文不对题,岂不等于自己圈定了失败。同时,我也不排除部分成人考生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甚至有的人在写作方面还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但实事求是地说,作文无论是对考生,还是对阅卷教师来说,都是一道主观性极强的试题,它不像其他试题有一个明确的阅卷评分标准。尽管人们要求阅卷教师尽量客观,掌握判分标准尽可能一致,但是人与人的水平参差不齐,就像人的十指有长有短一样。限于阅卷教师的个人经验、知识水平、欣赏角度、情感好恶等因素,只要有人的主观意识在起作用,判分标准就不可能掌握得绝对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可能有绝对把握保证自己的作文在考试中就一定会遇到伯乐,取得高分。据此,我认为盲目地将“宝”押在作文上,绝非明智之举。根据近几年的作文题,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样几个特点:其一,考试时不再对文体有什么限制,考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文体,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考生甚至可以写诗歌。鉴于近年来考试作文不限文体的这种特点,考生在复习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二种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练习。对于一般考生来说,选择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就够了。其二,题目涵盖的面一般都较为宽广。为此,考生在练习时可将重点放在立意上。在考虑作文立意时,可采用一题多立意的方式,以提高自己立意构思的能力,争取在考试时能够写出一篇立意深刻或立意新颖的文章。其三,字数的限制。要求考生在短小的篇幅中,完整地表达应表达的意思。这要求考生要重视文章的布局,特别要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对于一篇作文的结构,考生自己要清楚,如果自己都不清楚,怎么让别人看清楚呢?为此,我建议考生在练习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最后,还要提到的一点是应试作文是有时间限制的,考生在练习时一定要注意立意构思、谋篇布局及运笔作文的时间分配,予以记时,最好将时间控制在50分钟左右。

    考生复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如果一个考生平时掌握的知识很多,而考试时却发挥不出来,这实在是遗憾。如何把平时掌握的知识在应试时充分发挥出来?我认为,首先,考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于那些难题,不要浪费过多的精力,要把精力放在有把握的试题上,力求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绩。只有舍得一些力所不能及的考题,才能确保该得的分不丢失。舍题并不是空题,该猜的答案还要猜,只是不要在这些题上花过多的精力。其次,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对于成人考生来说,因为平时做题不多,考试时很多人感到时间不够。在此建议考生,在平时模拟时计算一下每部分的时间,考试时要心中有数。时间没有把握的考生,可以先做Ⅱ卷,因为Ⅱ卷共有120分的题,而绝大部分题需要一字一字写出答案。考生最好用50分钟的时间完成作文,接着进行现代文阅读和病文修改,这是两道大题,分值比较高,题目难易适中,考生可以保住一些分。完成了Ⅱ卷,考生也就占有了较强的优势。在完成Ⅱ卷的前提下,一般来说考生的心态就比较轻松了。退一步说,假如这时考试时间真的很紧了,但Ⅰ卷全部是选择题,考生也还可以靠押题的办法赚回一些分;假如是Ⅱ卷时间不够了,那损失就会是相当大的。
由此可见,合理安排时间,对考试取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我在这里祝广大考生考出更好的成绩。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考前准备充分 临场应试自如(三)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