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江西婺源:中国最美的乡村

江西婺源:中国最美的乡村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3-3
 早就听说江西省婺源县是“全国最美丽的乡村”,也听说过那里不少奇闻趣事。去年5月底江泽民到婺源视察之后,又陆续听到一些新的传闻,对婺源越来越感兴趣。金秋时节,专程前往参观,边听边看边问,解开了一个又一个谜团。

  在婺源,明清古建筑遍布全省。

  1.城关镇为何名“紫阳”   

  下午,从深圳上火车,翌日一觉醒来便抵达鄱阳湖边的江西省九江市。驱车东行200多公里,三个多钟头便进入婺源县境了。

  在车上,导游小姐告诉我们: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祖籍在婺源。车进县城后,我看到一些招牌上出现“紫阳镇”三个字。

  真巧,江泽民的前任、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姓赵名紫阳,这里为什么叫紫阳,同赵紫阳有什么关连?翌日问导游,她说,婺源县城搬到这里已经整整1100年了,一直叫弦高镇,1938年改叫蚺城镇,1947年为了纪念又名朱紫阳的南宋理学家、本县人朱熹,又把城关镇改叫紫阳镇,跟赵紫阳毫不相干。

  三面环水的紫阳镇旧城区,新楼宇拔地而起,名胜景点甚多。但外地来客最感兴趣的,还是城西儒学山麓的婺源博物馆。这是一栋古色古香的三层建筑,有商代至清初的各类藏品万余件,其中珍贵藏品三四百件,被来自首都的权威人士称为“全国最好的县级博物馆”。见多识广的婺源博物馆詹馆长对紫阳镇名称来历的说法,导游完全一样。

  2.江氏族人为何叫“萧江”

  江泽民到婺源视察时参观过这个博物馆,之后一行驱车几十公里,前往江湾镇江湾村视察。在那里,他会见的当地人,从校长、退休教师、小学生到村民,几乎都姓江。

  导游小姐说:江泽民祖籍便在江湾村。一世祖萧祯是唐朝宰相萧遘的第三个儿子,因有战功,曾任江南节度使。有一次,他奉朝廷之命,带兵攻打后来当上后梁皇帝的叛将朱温。渡江前,他对江发誓,不打败朱温誓不姓萧。后来未能战胜朱温,便指江为姓,改名江祯。二世祖江董从从歙州迁婺源皋径,八世祖江敌才迁到当时叫云湾的江湾,至今已经922年了。

  詹馆长补充说,为了不忘祖先,也为了同其他江姓人氏区别开来,江祯的后裔自称“萧江”。直到现在,墓碑“江”字的上面还刻了一个“萧”字。詹馆长还告诉我,江泽民的曾祖父从婺源迁往江苏江都,祖父又迁往邻近的扬州。

  事后我查阅古籍,见《旧唐书》这样记载:萧遘是唐代“开元朝宰相太师徐国公嵩之四代孙。”《新唐书》的记载是:萧嵩的祖父叫萧王禹,“自王禹逮遘,凡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这盛,古未有也。” 

  看了这些史料,我才知道萧祯为什么战功未成而改姓江,也才知道江湾一带的江氏族人为什么一直自称“萧江”了。

  江湾村萧江的后代,自古以来出现了不少官员、学者。婺源县委统战部长俞向东对我说:“仅明朝就有七品以上官吏23人,学者、名医四人。影响最大的是清代著名经学家、音韵家江永。他的著作有27部被收入《四库全书》,他的弟子有三个中了状元……”  3.婺源“风水”为何这么好

  当地不少人都说江湾“风水”好。居高临下俯视,四条巷子把全村分为五指,整个村落宛似仙人献掌。村东一马平川稻浪起伏,村南清流淙淙直通长江,村西、村北群山环绕,林木苍苍生云走雾,后龙山据说是江姓发迹的龙脉。自古以来流传这么一句话:“江湾绿泱泱,必定发萧江”。村民们一直把后龙山列为封山禁地,规定“谁毁一木,杀猪拆屋”,俞部长说:“风水这说,当然无稽,江湾之所以风景优美,同人们重视生态环境密不可分。”

  江湾村是婺源的一个缩影。这个县,处处苍翠欲滴,山明水秀。一座座阁亭连成的长逾百米的古朴美观的廊桥,犹如一条彩虹横架河上;一座座石拱桥,在月夜与穿林而过的月亮倒影连在一起,出现一溪多月的奇景;一座座古老的桥梁,向人们叙述一个个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青山绿水间造型各不相同的古桥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

  桥的两头,漫漫的古道两旁,矗立着一幢幢青石基脚、马头山墙、天井厅廊、水磨石库门坊的老房屋。有些建筑物的梁坊、斗拱、门楣、窗棂和砖石上面,分别刻着松柏花草、瑞狮祥龙和戏文故事。在江湾镇晓起村我看到一块块三四厘米厚的水磨砖上,镂空透雕出五个层次的人物10多个,好像整座建筑都在演一出古装戏。

  宋代廊桥 - 彩虹桥,因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名。桥长140米,宽6.5米,有11座廊亭。

  自古有“书乡”美誉

  在婺源,不论河边山上,也不论村头村尾,清风阵阵沁人心肺。这里的水,不论是河溪流淌的,瀑布泻下的,还是泉眼冒出的,都那么清澈甘美。难怪旅伴们赞不绝口:婺源的风水真好!

  原来,从古至今婺源人都很爱护树木,重视环境保护。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5%,是“全国绿化百佳县”之一。树龄300年以上老树共有32棵。奇怪的是有一棵2000多岁苦槠树,胸径近4米,主干的空洞可摆酒宴;两棵千年银杏,一雌一雄,分立小溪两旁,根相连梢相交,如胶似漆,被人们称为“夫妻树”。

  婺源县原来属安徽省管辖,商人众多,是徽商劲旅。这里自古有“书乡”的美誉,从唐朝到清朝有仕宦2600多人,著作2180部,其中有172部被选入《四库全书》。商富多、官吏多、才子多、见多识广的人多,加上能工巧匠多,婺源自然被妆点成“全国最美丽的乡村”了。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江西婺源:中国最美的乡村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