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国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试题

全国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试题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3-2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类发展指数(HDI)所注重的是(   )
  A.发展的目的  B.发展的手段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D.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
  2.基尼系数等于1,意味着收入分配(   )
  A.绝对不平均  B.绝对平均
  C.相对不平等  D.相对平等
  3.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家庭生育理论(   )
  A.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对孩子的需求越小
  B.家庭收入水平越高,对孩子的需求越大
  C.住房等其他商品的价格越高,对孩子的需求越小
  D.家庭的收入水平对孩子的需求没有任何影响
  4.索罗增长模型告诉我们,人口增长越快(   )
  A.人均收入增长越快  B.总产出增长越慢
  C.人均收入增长越慢  D.人均资本水平越高
  5.新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力,是因为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   )
  A.扩大消费,刺激总需求  B.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
  C.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6.关于教育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经济学家一般认为,教育能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
  A.从而扩大人们的收入差距
  B.从而缩小人们收入分配差距
  C.但不影响收入分配
  D.但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7.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是指学生为了求学而(   )
  A.支付的学杂费和书本费  B.往返学校的交通费
  C.支付额外的吃、穿、住费用  D.放弃的劳动收入
  8.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公共教育费用增长太慢
  B.教育结构不合理,基础教育被忽视
  C.教育结构不合理,高等教育被忽视
  D.教育内容陈旧,跟不上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
  9.许多人好像在农场里或政府里全天工作,但是它们实际上用不着全天工作就能提供相应的劳务,这种现象被称为(   )
  A.隐蔽性失业  B.伪装的不充分就业
  C.自愿失业  D.公开失业
  10.产出(Y)的增长率减去劳动生产率(Y/L)的增长率大致等于(   )
  A.就业的增长率  B.人均收入的增长率
  C.技术进步率  D.资本——产出比率
  11.根据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农村——城市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取决于(   )
  A.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相对密度
  B.城市和农村实际收入水平的差异
  C.城市和农村的失业率
  D.城市和农村的预期收入差
  12.国内储蓄主要有两个来源,即(   )
  A.公司储蓄和个人储蓄  B.公司储蓄和公共储蓄
  C.公共储蓄和私人储蓄  D.私人储蓄和政府对外援助
  13.卡尔多的阶级收入假说认为,社会储蓄由工人和资本家的储蓄组成,并且工人的(   )
  A.储蓄倾向高于资本家的储蓄倾向
  B.储蓄倾向低于资本家的储蓄倾向
  C.储蓄倾向等于资本家的储蓄倾向
  D.储蓄总额高于资本家的储蓄总额

  14.企业以保留利润的形式沉淀下来的资金通常被称为(   )
  A.私人投资  B.公共储蓄
  C.公司投资  D.公司储蓄
  15.首先提出“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的专家是(   )
  A.弗里曼  B.弗里德曼
  C.卡尔多  D.凯恩斯
  16.在环境保护和发展问题上,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
  A.保护环境的中心要立足于发展
  B.为了保护环境,可以实行零增长
  C.经济增长和发展必然会造成环境恶化,因此发展必然以环境恶化为代价
  D.控制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17.政府对造成负外部经济效应的企业应该(   )
  A.给予财政补贴  B.减免税收
  C.征收一定的税费  D.实行贷款贴息政策
  18.霍夫曼比例是衡量工业化程度的一个指标,它是指(   )
  A.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B.工业净产值占国内生产净值的比例
  C.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值的比例
  D.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
  19.主张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但按不同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摆脱“贫困恶性循环”,使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同比率全面发展来实现工业化的理论叫做(   )
  A.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  B.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C.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D.不平衡增长理论
  20.按照赫尔希曼提出的“联系效应”理论,与钢铁工业直接前向联系的部门是(   )
  A.采矿业  B.机械制造业
  C.农业  D.纺织农业
  21.实施“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国家往往通过高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保护本国的(   )
  A.农业  B.金融业
  C.服务业  D.工业

  22.“两缺口分析”的政策含义表明(   )
  A.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外部资源
  B.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不重要
  C.跨国公司的投资有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D.在引进外资过程中要注意外债负担问题
  23.在解决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众多方案中,既减少发展中国家的本金,又降低新贷款利率的方案是(   )
  A.贝克尔计划  B.宫泽计划
  C.布隆迪计划  D.马歇尔计划
  24.发达国家的公司、银行、互助基金等私人机构在发展中国家的新兴证券市场上购买股票和债券的投资叫做(   )
  A.间接投资  B.直接投资
  C.发展援助  D.转移支付
  25.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于(   )
  A.各个国家政府  B.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C.民间的非政府组织  D.跨国公司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发展中国家要想解决贫困问题,就必须制订一揽子相辅相成、连续、配套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     )
  A.理顺长期以来扭曲的生产要素价格
  B.为国民创造均等的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
  C.加强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D.控制货币发行量
  E.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的购买支出
  27.教育的社会收益包括(     )
  A.提高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B.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C.加强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D.促进生产资料规模的扩大和效能的提高
  E.增强全体国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能力
  28.中国要想实现城乡综合就业发展战略,就必须(     )
  A.抑制人口过快增长
  B.通过高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C.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发展中小城镇,走城市化道路
  E.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结构
  29.环境污染会对人类目前和未来的福利造成一些潜在的损失,其中包括(     )
  A.人们的健康受到损害  B.生产效率下降
  C.水土流失  D.草场沙化
  E.人们不再可能享受优雅环境中的愉悦感和舒适感
  30.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的特点包括(     )
  A.实行“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
  B.实行“进口替代”的经济发展战略
  C.实行较强的政府干预
  D.依靠内部积累筹措发展资金
  E.重视科技和教育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洛伦茨曲线
  32.教育深化
  33.永久性收入假说
  34.可持续发展
  35.发展援助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发展经济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理论有何特点?
  37.什么是人口过渡理论?
  38.发展中国家政府应当怎样解决信息问题?
  39.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有哪些基本结论?
  40.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经常出现债务危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新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42.中国如何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全国201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经济学试题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2008年附 则 (2008-3-27)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