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3-2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适用最低费用选择法的是( ) A.经济性质的财政支出项目 B.有形的财政支出项目 C.可以用货币测量的财政支出项目 D.无法用货币直接量化的财政支出项目 2.世界上最早实行复式预算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丹麦 D.瑞典 3.下列政策手段中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A.公共支出 B.公开市场业务 C.政府投资 D.税收 4.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预算的审查和批准机关是( ) A.上级人民政府 B.本级人民政府 C.上级人民代表大会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5.在公债的各种偿还方式中,有可能给国库带来较大压力的方式是( ) A.到期一步偿还法 B.分期逐步偿还法 C.抽签轮次偿还法 D.以新替旧偿还法 6.社会保障支出属于( )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预防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7.公共物品可以为整个社会成员所共享,而不能限定某一或某些社会成员享用。这表现了公共物品或服务的( ) A.需求的非稳定性 B.消费的非竞争性 C.受益的非排他性 D.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8.下列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中不适用20%比例税率的是( ) A.利息所得 B.财产租赁所得 C.工资薪金所得 D.劳务报酬所得 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资源配置方面的社会公共需要的最主要原因是存在( ) A.公共物品或服务和外部效应 B.自然失业 C.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D.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0.没有指定资金用途的转移支付形式是( ) A.选择性拨款 B.配套性拨款 C.非配套性拨款 D.一般性拨款 11.我国于1950年首次发行的公债是( ) A.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B.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C.国家重点建设公债 D.国库券 12.转让无形资产须缴纳(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13.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相应采取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的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这属于( ) A.货币政策 B.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C.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D.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14.下列选项中用来描述财政支出增长规律的是( ) A.拉姆斯法则 B.瓦格纳定律 C.拉弗曲线 D.菲利普斯曲线 15.可以避免“免费搭车”现象且能促进经济效率提高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公债收入 D.政府收费 16.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税收中性”要求的是( ) A.国家征税使社会付出的代价尽量以税款为限 B.国家征税尽可能不带来超额负担 C.国家征税尽可能避免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任何影响 D.不能使税收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17.反映当年公债累计余额与当年经济总规模的比例关系的指标是( ) A.公债依存度 B.公债偿债率 C.公债负担率 D.居民应债率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政府职能转变 B.连年财政赤字 C.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D.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 19.财政支出乘数与税收收入乘数的绝对值相比,两者的关系是( ) A.财政支出乘数>税收收入乘数 B.财政支出乘数<税收收入乘数 C.财政支出乘数=税收收入乘数 D.无法确定 20.关于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与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央与地方政府实行真正的分级管理是建立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 B.建立转移支付制度必须配合以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C.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保障 D.政府间转移支付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在我国,财政监督的主体包括( )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各级法院和检察院 C.各级政府的财政、税务部门 D.各级政府的审计部门 E.社会团体、中介机构 22.与税收相比,政府收费的基本特征包括( ) A.有偿性 B.统一性 C.非规范性 D.不确定性 E.公开性 23.经济建设支出主要包括( ) A.公共经济事业支出 B.交通运输支出 C.物资储备支出 D.对外经济援助支出 E.公营企业支出 24.财政支出的社会效益是指财政资金的耗费与社会效果的对比关系,这里所说的社会效果包括( ) A.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B.社会公平 C.生态平衡及环境保护 D.教育普及 E.科学进步 25.常用的对政府预算进行分类的方法有形式上的分类和内容上的分类,以内容上的差别为依据,政府预算可以分为( ) A.单式预算 B.复式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 E.绩效预算 26.下列财政政策手段中,能发挥“内在稳定器”作用的有( ) A.公共投资 B.政府收费 C.失业救济金 D.各种福利支出 E.累进的所得税 27.财政分配的主体是政府,这里的含义有( ) A.财政活动以政府为前提 B.在财政活动中,政府处于主动的、支配的地位 C.财政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D.财政活动牵涉的范围颇广 E.财政分配的是货币资金 28.国际税收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 ) A.国际税收分享 B.国际双重征税 C.国际避税与逃税 D.国际税收协定 E.国际税收联盟 29.当经济形势需要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减少公债的发行数量和金额 B.调低公债的发行利率 C.调高公债的发行利率 D.在公债市场上抛售公债 E.在公债市场上买入公债 30.下列关于全国性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纯粹公共物品或服务肯定是全国性的 B.混合公共物品或服务肯定是地方性的 C.地方性公共物品须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 D.由地方政府提供的物品就是地方性公共物品 E.由中央政府提供的物品就是全国性公共物品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分割税种 32.公债 33.政府预算 34.普雷斯特法则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35.某国2005年公债发行额为400亿美元,到期还本付息额为280亿美元,其当年财政支出额为4000亿美元,请计算该国的债务依存度并判断其是否属正常范围。 36.某大学教授某月取得稿费收入4800元,银行存款利息收入300元。试计算该教授当月各项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7.什么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它有何特点? 38.简述财政的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39.简述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作用机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0.试述税收转嫁与归宿的规律。 41.试述公债管理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条件与可能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