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某,女,29岁,某外企公司职员,大学本科学历,未婚。
自我陈述:
我今年快三十岁了,在人们眼中是一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我的童年很不幸福,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脾气不好,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对我严加指责。妹妹小我两岁,她身材高挑,漂亮,聪明,又开朗活泼,在家里很能讨得母亲的喜欢,和她一起出去,别人的目光也总是追随着她而无视我的存在。因此我从小就非常自卑,不愿与人打交道。几年来别人给我介绍过好几个对象。但一直没有成功。
一年前,我突然对上司产生了感情,可他已有一个美满的家庭,论年龄可以做我的父亲,他从没向我表白过什么,可从他的眼神里我能感觉到他也喜欢我。我很痛苦,因为我不能破坏他的家庭,伤害他的家人,可又无法从这份感情中挣脱出来。半年来我常常失眠,饭量也越来越小,有时候心情特别不好,不想见人,只想哭,工作都没法再干了。我也去看过医生,吃了好多药都没用,现在情况越来越差,有时我想自己活着这么痛苦,不如彻底解脱算了,但又不甘心。
了解资料:
从其同事那里了解到,柳某性格内向,不爱说笑,除了工作,和大家沟通交流得比较少,好像没有年轻人的那种朝气,属于那种埋头工作的。但这半年多显得有什么心事似的,上班时不怎么说话,有时候就一个人在办公桌前发呆,很少和同事交流。
咨询过程概述:
心理咨询师首先从她目前的情感冲突入手,与求助者一起理清了求助问题。接着分析了求助者幼年的成长环境对其性格的影响,帮助求助者去发现自己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并运用认知领悟疗法来纠正她的错误认知,使其能完整地接纳自己。最后对她的行为模式给予一些具体的指导,鼓励她主动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提问资料一
(柳某眉头紧皱,满脸忧愁地推开了门,心理咨询师起立迎接并让座,她开始缓缓诉说自己的病情。心理咨询师简称“咨”,求助者简称“求)
咨:你好!非常欢迎你前来咨询,谢谢你对我们的信任。
求:你好!
咨:我姓王,是这里的心理咨询师,您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我是帮助呢?
求:我失眠、头痛半年了,干什么事情都没劲,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
咨:噢,是头痛失眠呀,现在由于人们生存压力很大,你这种情况在我们诊所很常见。我有15年的咨询经验,治疗过很多与你类似的问题,难道你怀疑我的能力吗?
求:不是,不是,这半年多来我四处求医问药,但情况一直没有好转,所以……
咨;没关系,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心理咨询师说“您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我的帮助呢?”这种提问方式属于() (1分)
A.开门见山
B.直接逼问
C.间接询问
D.表达直率
57. 当求助者询问能否解决其问题时,心理咨询师() (1分)
A.承诺比较空洞
B.表达实事求是
C.明确表明态度
D.态度含糊不清
58. 心理咨询中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是一种()关系 (1分)
A.服务关系
B.相互利用
C.平等关系
D.相互指导
60. 提问资料二
(心理咨询师简要介绍了心理咨询,当他准备深入了解求助者的问题时,求助者面有难色。)
求:你能保证不对别人讲我的事情吗?我们单位管理挺严的。
咨:这点你放心好了,我们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密,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绝对不会泄露你的谈话内容,一旦泄露,你有诉诸法律的权利。
求:这样我就放心了。
咨:你是什么单位的?怎么管理那么严!
求:我在外企上班,我怕他们知道我的病以后炒我鱿鱼。
下列不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是() (1分)
A.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精神分裂症
D.发展问题
61. 心理咨询师向求助者介绍保密时未说明() (1分)
A.保密原则
B.保密例外
C.职业道德
D.保密限度
62. 下列()属于保密的内容。 (1分)
A.个案纪录
B.测验结果
C.工作状况
D.录音录像
63. 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不应() (1分)
A.简要介绍心理咨询性质
B.讲与咨询无关的题外话
C.涉及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
D.与求助者协商咨询方式
64. 提问资料三
咨:你能具体谈一谈自己的问题吗?
求:我这半年晚上经常失眠,白天又感觉全身没劲,头痛,饭量也越来越少,有时候一天不吃都感觉不到饿。
咨:(点头)你的精神状态是不太好,失眠,头痛持续了这么长时间,一定很让你痛苦吧?
求:是啊,我这半年来体重减少了快二十斤,晚上经常到一两点还睡不着,越着急越睡不着,有时候特别难受!
咨:越着急越睡不着,这是情绪对睡眠的干扰作用,心理学认为任何失眠都是情绪性的,不知道你最初失眠情绪怎么样,愿意谈一谈吗?
心理咨询师在本段的第一句话的提问方式是() (1分)
A.间接的询问
B.封闭式提问
C.开放式询问
D.半封闭提问
65. 从本段谈话内容来看,心理咨询师是根据()来确定谈话内容的 (1分)
A.自己观察到的疑点
B.求助者的求助内容
C.求助者提出的要求
D.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66. 心理咨询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运用了() (1分)
A.内容反应技术
B.鼓励重复技术
C.情感反应技术
D.情感表达技术
67. 心理咨询师最后的谈话运用了()技术来控制谈话方向 (1分)
A.共情技术
B.引导技术
C.释义技术
D.中断技术
68. 提问资料四
求:我…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咨:别着急,你能告诉我最初失眠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吗?
求;我快三十岁了,工作六年到现在一直没有男朋友,别人都说我是老姑娘,一听这些心里就特别难受,睡不着。
咨;看来你是个自尊好强的姑娘,其实29岁单身在当今社会里很常见,你怎么能因为这点事就影响情绪、失眠呢?
求:…别人因为这事看不起我,我自己也觉得生活没劲。
咨:那你过去也没有男朋友,为什么这半年就心情不好呢?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
求:……(沉默)
面对性格内向、拘谨的求助者,心理咨询师() (1分)
A.不宜过分的迁就
B.语气要明确坚决
C.多给与理解鼓励
D.谈话要严肃认真
69. 心理咨询师说:“你怎么能因为这点事就睡不着觉呢?”这种提问方式() (1分)
A.经常使用可以推动咨询
B.在心理咨询中避免使用
C.会促使求助者自我探索
D.加快摄入性谈话的速度
70. 心理咨询师在最后中断了来访者的叙述,这种行为() (1分)
A.可及时控制谈话方向
B.可尽快掌握有用信息
C.可挖掘求助者的资源
D.影响了求助者的宣泄
71. 结合咨询过程,心理咨询师观察求助者的内心体验,判断其沉默类型属于() (1分)
A.茫然型
B.情绪型
C.内向型
D.思考型
72.
提问资料五
咨:既然你不肯说,那这样吧,我们先做个心理测验,这样可以明确你的问题,看看具体严重到什么程度,然后我们再做咨询,行吗?
求:好的。
心理咨询师随即填写了SDS、SCL-90和EPQ量表测试的申请单,让求助者去测试,其后柳某拿着测验结果回到了心理咨询室。
测验结果如下:
SDS 总分 48 标准分 60
EPQ E 3 P 10 N 6 L 8
SCL—90
焦虑 2.8
抑郁 3.5
敌对 2.6
恐怖 1.8
偏执 1.6
躯体化 3.2
人际敏感 2.8
精神病性 1.4
心理咨询师选择心理测验项目的依据是() (1分)
A.简便易行的
B.可操作性强
C.价格便宜的
D.求助者的问题
73. 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实施心理测验时有何不妥() (1分)
A.实事求是表明测验功能
B.提出测验的时间不恰当
C.测验前征得求助者同意
D.夸大了心理测验的功能
75. 求助者的测试成绩受()的影响 (1分)
A.遗传特征
B.智商高低